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甘肃武威市高三一轮阶段测试(五)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习总书记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中古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都察御史         B.御史大夫

C.刺史             D.提刑按察使司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B.“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       B.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

C.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      D.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缺乏思辨化和系统性

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化现象与所反映政治经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思潮“复兴”

B.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发展——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

D.大一统时代,市民阶层壮大——句式灵活的楚辞产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外

B.美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回归“世界时间”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 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         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伯克哈特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是“发现世界和发现人”——前者探索的是外部世界,是客观的;后者探索的是人的个性,是主观的。下列说法不属于后者的是

A.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

B.艺术史学家肯尼斯•克拉克在《人文主义的艺术》中写道:“他们的题材是人,严肃而热情、全心全意和具有头脑的人。”

C.莎士比亚说:“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D.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和V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飞船—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电动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科技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下列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本质就是寻求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D.罗马帝国时期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西方学者认为,宪法作为最高权威高于一切,是自然法和全民意志的体现。对此,有评论指出,事实上,资产阶级“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该评论揭示

A.西方的任何社会力量都不能逾越宪法

B.资产阶级意志代表全体民众的共同愿望

C.西方宪政以民主的外衣行资产阶级专政

D.普通民众并不能从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写道:“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存竞争”学说取代了人类对宗教的信仰

B.“阶级斗争”学说改变了全人类的政治制度

C.两个学说都产生于19世纪末期

D.两个学说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列条约内容中能反映出列强对华侵略“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和财政上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依附”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峪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多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             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布热津斯基说:“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  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美国失去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霸权行径被世界人民所唾弃

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D.美国没有经济实力做全球银行家[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年、1959~1964年、1970~1975年、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卢梭的社会公约可以简化如下: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

 

三、连线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政府建议设立一个共同的高级公署来管理法国和德国的煤和钢铁的生产。其它欧洲国家也可以参加这个机构的组织。

——法国外长舒曼

材料二  ……法国的安全完全依赖她(美国)的保护这种说法出自统合的姿态,自动地把服从美国的权势视为当然。这就是所谓超乎国家的欧洲之理念,在这个构想下,法国就消失了。一个没有政治实体、没有经济动力、没有防卫能力的欧洲,因而在面对苏联集团时,注定成为那个自身有政策、经济和国防的强大的西方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附庸。

——法国总统戴高乐

材料三  加入军事一体化机构(北约)后,法国将更强大、更有影响力,因为法国必须成为北约的“共同领导人”之一,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

——法国总统萨科奇

材料四  萨科齐的野心不仅在于重返北约,还在于利用北约,增大欧盟独立防务的力量,让欧盟站在与美国抗衡的地位。他的野心也在于,让北约做出有利于法国的改变。在回归北约之前,他就已经想好要如何把北约变得不一样了。

——美国《时代》周刊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法国提出煤钢联营计划的背景;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在60年代退出北约的背景。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初法国重返北约的目的。从法国的外交政策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