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文综训练(九)历史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C. 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彭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

C.单一税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右图为高中历史课本插图《浙海管商照》。其中可辨认文字有“通船人名册”“实”“乾隆”“廿五”“巡抚浙江部院”“行”。据此推理,它

满分5 manfen5.com

A.是乾隆帝颁给民间商人的海船营运证 

B.是清朝时外商递送给浙江巡抚的照会

C.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  

D.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35一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年代

生铁

锰矿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时间

合计

自耕农

半佃农

佃农

1912年

100

49

23

28

1931年

100

46

23

31

1936年

100

46

24

30

1947年

100

42

25

33

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       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

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        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F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38年,苏联军官巴季茨基曾来华担任第二战区阎锡山将军的军事顾问;1949年5月,已是中将的巴季茨基来华协助建立防空部队,为保卫上海免遭空袭作出贡献。巴季茨基两次来华,都是为了

A.协助国民政府的军事建设     

B.壮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

C. 服务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

D.帮助中国抵抗外来的侵略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右图5分面值的欧元硬币上的图案是一位女性,名叫玛丽安娜( Marianne),她是法国的国家象征。学者莫里斯·阿居隆认为,其寓意形象恰恰象征着对于男性主导的“旧制度”的破坏。由此看来,她代表着

满分5 manfen5.com

A.民族解放斗争的精神                B.人格化的共和制度

C.妇女权利运动的成果                D.宽容与合作的品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我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A.欧洲宗教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英国光荣革命          D.法国启蒙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英国以《1813年特许状法案》剥夺懂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特许贸易权,马克思指出:“英印之间的商业在短期内增加了三倍以上……迄1813年,印度大体上是一个出口贸易国,但现在已成为进口贸易国。”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A.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遭受打击    

B.对印度转为直接掠夺策略

C.工业资本发展处于上升时期   

D.开始采用资本输出的手段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是的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固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政治制度最基本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法美三国近代代议制如何体现这一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的历史渊源。而政治妥协实质就是一种政治智慧,试以美国制宪议会的成果惊醒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这句话的含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

特征

15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

地理大发现;出现日心说及近代地理学

18世纪中叶至1870年代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关系概念成型、国际展览举办

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期

垄断资本主义扩张;全球交往频繁;国际社会意识加深

192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末

战争、危机、对抗;第三世界形成;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

世界经济滞胀;殖民体系彻底瓦解;全球性机构涌现;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划经济国家的大规模经济转轨

——资料来源于[美]罗兰.罗伯森等人作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历史现象。(说明:既可以是对现象本身提炼出一个主题或观点;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否定并另外确定一个主题或观点。但都要求进一步补充史实进行论证,并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太行抗日根据地在华北敌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领导机关最为集中的地区……经过5年的抗日战争,根据地民力、物力、财力已经极大地消耗。但是,随着对敌斗争的深入和根据地工作的发展,各种办事机构仍在不断扩大,非生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1941年以后,由于战争日益残酷,根据地面积、人口日益缩小。

1942年1月,一二九师发布关于实施精兵建设的命令规定:(一)调整编制,减缩机关,减少人员马匹,认真充实战斗连队。(二)有计划地抽调一批有相当能力的本地干部,到地方武装和各级武委会工作。(三)抽调一批干部去抗大和陆军中学深造。(四)经营生产事业,安置老弱战士和荣誉军人。太行根据地实施精兵简政的结果,不仅使这一地区达到了“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而且也使这一地区的财政支出大为降低。l943年由精简而节约下来的经费,为全部预算的46%。l943年的公粮和1941年相比,减征近33%。

——摘编自南振国《太行根据地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路军一二九师实施精兵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评述八路军一二九师推行四个方面规定的主要效果。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二   李大钊说:“余谓孔子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身符,闻者骇然,虽然,无骇也。孔子剩余专制之社会,专制之时代,自不能不就当时之政治制度而立说,故其说确足以代表专制社会之道德,亦足为专制君主所利用资以为护符也。历代君王,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而孔子云者,遂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矣。”

材料三   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阐述近代出现多轮批孔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