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届高三新人教版高考热点题型专题06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北宋入传官员(指正传和《循吏传》)统计,该统计数据表明(  )

——据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整理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A.南方人口数量开始超过北方

B.南北方官员选拔标准不同

C.南北方文化差异逐渐消失

D.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变化而变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

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

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C.中国传统农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  )

A.水排                B.耧车

C.曲辕犁              D.水转翻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金”“恶金”二词,出自《国语》等先秦古籍,有学者认为:“铁在未能锻炼成钢之前品质赶不上青铜,故有美恶之分。”假如这样的推断符合史实,那时恶金主要会用于制造(  )

A.礼器                 B.兵器

C.农具                 D.食具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  )

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读下图,判断该图所处的时代,下列事件与这一时代最接近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丝织业兴起            B.规定商人入市籍

C.出现铁犁牛耕          D.推行均田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唐律疏议》记载“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这反映了(  )

A.唐长安城出现了坊市混杂现象

B.唐朝政府实行严厉的商业限制政策

C.唐代长安城的坊市多是楼阁建筑

D.唐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每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

A.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的扩展

B.鸦片走私日益猖獗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

A.从农耕文明开始转向工业文明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特征

D.民主思潮给社会带来思想解放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比较图1、图2、图3,提取两项有关西汉至明朝商业城市发生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理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代中国取得了农耕文明的辉煌。随着时代的进步,固守本源,造成中国经济落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   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之父”的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最早提出了中国的“停滞性”问题:“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劳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处于停滞状态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中国文明终于成型”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