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二上期周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

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谈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改革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创办新式学校

C.实行民主政治

D.编练新式军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这里的“皮毛”是指

A.西方科学技术

B.西方生活习俗

C.西方经济制度

D.西方教育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这种称呼的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

B.由中国为中心向西方为中心转化

C.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转向和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①中体西用②维新变法③救亡图存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为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据图可以得出:

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

①宗教改革砸烂了中世纪以来天主教在西欧的一统江山

②宗教改革局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

③宗教改革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

④宗教改革促进了世俗民族国家的兴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书店的一份售书广告,其中最有可能在世界性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活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图是18世纪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冲击该制度的主张有

 

①三权分立学说②社会契约学说③人民主权学说④主张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经济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

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2)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为什么会使同僚震惊?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在宣传其思想时采取的手段“高明”在何处?

(4)分析导致两者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相同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4-16世纪的东西方都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但其性质和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却是迥异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思潮就以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形式在诸子百家的相互辩难、相互补充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哲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1)结合所学,指出先秦儒家和墨家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有”“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1304---1374)

“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

——波吉奥(意大利历史学家,约1380---1459)

(2)归纳材料二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简要分析该思想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他(李贽)不是一个哲学体系的创立者,确切些说,他是一个时代主导价值观的“反叛者”、主体价值观的“补漏者”一一正如他临死前说的,我的所作所为,于“圣教”有益无害,然其所说之“漏”,且言辞之烈,毕竟痛彻当权者之内心深处。

——《试论李贽人性论思想及其局限》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性质和历史作用两个方面谈谈东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