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山东省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909010886/QQ/WinTemp/RichOle/W%60E55J4%5b%60UDE%5d5%5d~%7bMK%60Z_8.png

图1《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图2《秦朝疆域图》     图3《元朝行省图》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北宋的中枢机构中,宰相、参知政事及枢密使、三司使都统称宰辅。其家庭出身中,身为名门之后者有之,出身贫寒之家者有之,家风儒雅者有之,世为武将者有之,家庭境况不一而足。这说明

A.出现了官宦之家对宰辅位置的垄断局面     B.为了加强皇权,大力分割相权

C.直接原因应是宰辅入仕途径的不同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郡的地位比县高            D.赵鞅是其最高统治者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A.提升御史地位      B.提高行政效率      C.抑制丞相职权      D.完善监督体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种做法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人平等      B.民主监督     C.法律至上       D.轮番而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

A.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B.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

C.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指出了美国I787年宪法

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论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马克思观点的是

A.明确否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的歪曲   B.认定中国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C.认为中国不应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   D.文明程度影响起义民族的抗争手段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1838年9月林则徐奏折)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A.整顿吏治    B.禁止吸食    C.严惩贩卖     D.断绝外贸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37年南京失守后的第三天,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对抗战策略的再认识             B.准备停止正面战场作战

C.为南京失守推卸责任             D.深受敌后游击战术影响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图是近代著名漫画家张漾兮发表在1945年10月24日《自由漫画画报》的漫画《小距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

 

../../../../../../../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20Data/Tencent/Users/909010886/QQ/WinTemp/RichOle/UGQ%7d@N1MNF70YUJCZPZ0YZI.png

A.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B.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斗争

C.重庆政协会议的合作            

D.北平和谈的即将破裂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

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                  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的《抗战建国纲领》中明确提出,在军事方面,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并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首倡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战略方针        B.受到中共政策的推动和影响

C.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        D.削弱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意图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B.提出的《四月提纲》

C.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的《土地法令》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这一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越走越宽广。”该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以下“猜拳令”在台湾岛内各酒店逐步流行。它反映出海峡两岸

A.正常交流日益增多         B.政治互信逐渐提升

C.直接“三通”实现         D.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大国交战函数:P=(1-F)(1-G),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G)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据此,下列历史推断或结论合理的是

A.在两极多边格局中,争霸的大国会尽可能避免正面交战

B.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则大国之间一定发生热战

C.20世纪后半期,世界基本格局是一直是美苏争霸

D.多边力量逐渐强大即多极化趋势加强,则美、俄对决的可能性迅速增大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90年11月21日,有34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在“东方”认同于“西方”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这几乎成为所有欧洲国家的共识。这表明

A.冷战格局在欧洲的结束             B.“新欧洲”是东西方妥协的产物

C.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             D.冷战时代以西方的胜利宣告终结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是“封驳”。“封”即封还诏书,“驳”即驳正百司奏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

——摘自艾永明《关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材料二    雅典国家机构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非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处于立法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同时,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摘自禹露《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的行政决策运行方式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国家机构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的异同。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为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以后。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健全的制度、详密的规范、鲜明的特点。

——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选拔途径,并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如何 “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