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上第五次半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这反映当时

A运河沟通南北经济

B.对外贸易发达

C.经济区域分工加强

D.商业城市兴起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其目的是

A保护佃农利益

B.增加政府收入

C.维护地主特权

D.规范租佃关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

A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

B.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D.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商、指开发山林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之,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

B.主张运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定了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1840年后的中国

 

①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②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③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④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的关税主权逐渐丧失

B.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C.商品经济己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D.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1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

A得益于法币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

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浸入

D.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据《中国近代史新编》载,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以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

B.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中国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梁启超说:“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这反映了当时

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

B.翻译西学著作是维新变法的手段

C.国人的知识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

D.民族觉醒促进西学传播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A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极大影响了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C.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建立

D.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84年,是中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一年。下列对外开放的措施,属于这一年实施的是

A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沿海开放城市

C.批准设立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小张在学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整理了一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知识清单。下表空白处遗缺的知识点是

 

 

A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

B.勾勒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框架

C.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贵任制,推行厂长负责制

D.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开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03年,根据《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家启动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举措。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乡镇企业的稳步发展

B.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D.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5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中国对世界历史的研究落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表所示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A土地改革正在进行

B.“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C.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

A传统旧俗遭否定

B.新旧事物的冲突

C.新旧事物的并存

D.社会转型的苦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批评者认为“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这表明当时中国

A男女的婚恋观差异明显

B.婚恋观逐渐趋向近代化

C.封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

D.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A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

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

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

A消费观念制约工业化

B.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

C.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

D.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883年《申报》记载:“上海为通商大埠西人之处此者最多华人类多效其所为……至于坐马车、登轮舟华人亦皆以为乐甚至雪茄之烟衔于口中弹子之房游于暇日大餐之馆座客常满左手持叉右手执刀以恣大嚼者皆华人也。……酒则香饼、茶则加非咖啡日用之物皆以一洋字者为佳。”这反映出

A物质生活方面“以洋为尚”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百姓物质生活普遍西化

D.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表为欧美18-19世纪大事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阶段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C.工业革命没有增加财富反而加剧矛盾

D.此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英国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下表记录了英国人费朗西斯德雷克的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B.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C.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大机器工业瓦解了家庭经济,工人不分性别均以个人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以单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工业革命中,从作坊向工厂渐进转变的过程中,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劳工和雇主之间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以上关于英国工业革俞的认识反映了

A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B.大量妇女儿童的使用不利于技术快速发展

C.工业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D.社会阶层变动推动新生产组织形式的形成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解读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A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

B.存在着被迫移民的现象

C.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D.发达地区人口迁移到落后地区是主流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使美洲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①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②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③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④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议,设并试穿了短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到第一次世界战期间,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招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C.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示意图,该示意图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1849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这一决议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材料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自由主义思想被多数国家接受

C.英国殖民霸主地位动摇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旧帝国主义时代,欧洲列强对非洲最感兴趣的是黑人奴隶贩卖。新帝国主义兴起后,列强更将触角延伸到占领非洲的土地和抢夺非洲各地的资源。新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赋予列强经济上的绝对优势

C.新科技革命带来新的殖民模式

D.以贩卖黑人奴隶为主的殖民方式没落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困难

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中国先秦时期己有许多关于环保的史料,《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古代中国的环保工作由专职的“虞衡”部门负责。“”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监督机构,“衡”是山林川泽资源保护的执行机构配合虞衡职司的还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保护自然资源的《伐祟令》、《野禁》等。“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旧唐书》记载。当时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北宋十分重视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鳌等众多方面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明清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并有所发展。

——根据《古代环保制度之镜鉴》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干预。……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当时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的原因在治理环境方面英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