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一高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之时,总是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平等相待

B.启发引导

C.辩证思考

D.逻辑推理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此,荀子认为

A.人性善良

B.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

C.人的品质与生俱来

D.人可以战胜自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冯友兰先生说,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D. 宋明理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孔子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A.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

B.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

C.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举官僚们希望自己的上司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临下界的君主,而是一个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间本性、服从相同的伦理规范、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的君主”。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

A.使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目的是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

C.儒学在宋代有了新发展

D.希望对君主有道德上的约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对下图数据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统一是推动科技发明的决定因素

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

C.世界其他国家科技从落后到赶超中国

D.科技发明升降取决于中西方关系变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听谁哀鸣急。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的是“雷”字的发展演变历程。据此可知,汉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逐渐趋向

A.多元化

B.形象化

C.国际化

D.简约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

B.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C.是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主要表达了作者

A.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B.倡导宗教面前人神平等

C.呼唤个人和社会的解放

D.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赵林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指出:“当路德把神圣的东西降低到世俗的水平时,他也同时把世俗的东西提高到神圣的地位……驱散了罗马教会加之于神职人员头上的神圣光环,而将它们降至俗人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把日常生活中一切正当的手艺和职业提高到善功和圣事的高度。”对此话理解错误的是

A.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促进思想解放

B.强调世俗生活是上帝认可的,否定天主教会的善功论

C.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可以和上帝建立直接联系

D.其主张分为精神和世俗两个领域,有利于动员社会底层群众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在1763~1871年的一百年间,德国人占据了西方文明的鳌头。1724~1804年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歌德是西方这一时代最杰出的诗人;和莫扎特使西方古典音乐达到极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康德、贝多芬

B.卢梭、贝多芬

C.卢梭、德彪西

D.康德、德彪西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18世纪,欧洲某思想家的学说发展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理论,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该学说是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

D.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即为归纳。下表归纳正确的是

选项

具体事物、现象

一般性认识

A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斗资批修

中共光辉历程

B

《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

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与发展

C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唐璜》、《悲惨世界》、《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这两次指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B.牛顿经典力学与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列宁评价近代某位科学家时说:“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他评价的应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

B.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

C.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D.英国科学家牛顿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赋予古典元素新的时代意义,作品单纯而有力,构图严谨,正是启蒙运动对理性要求的新美学精神。体现此风格的作品是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

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孙中山发展实业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而是“要四万万人都可以享福,把中国变成一个安乐国家和一个快活世界”。孙中山为此提出的方案是

A.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B.节制资本

C.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

D.“联俄、联共”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该文应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图是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浑身雪白,绒毛轻柔;另一只猫乌黑透亮。这是1984年由人称江南猫王的老画家陈莲涛特意为邓小平画的。图中有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文革十年给我国科学技术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在老一辈科学家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中国亦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成就。下面属于文革时期科技成就的是①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②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的国家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袁隆平“南优2号”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77年12月,他们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己青春不再,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步入考场,多少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这一历史情景的出现得益于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人文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材料二

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摘编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

材料三

“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智者学派与中国早期儒者在关于“人”的认识上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中国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形成的原因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材料二

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健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