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秦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邪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当时郡守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齐郡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 齐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 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 父子

B. 兄弟

C. 平等

D. 大宗与小宗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5年7月4日,中国申报的“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中国“土司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B.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为流官

C. “土司制度”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D. 明朝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后由宣政院管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官职或机构中,不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是

①门下省

②三司使

③宣政院

④理藩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对这段材料理解中“军机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B.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参与国事决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品”是我闰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明代

A. 废宰相权分六部

B.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D. 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杨宁一先生在《历史学习新视野》中说:“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杨宁一先生在这里主要是说

A. 行省合理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 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机构

C. 行省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

D. 行省的设立是为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延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相’。”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

B.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封建皇权

C. 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D. 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穿越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事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楚汉战争时,刘邦入关后曾与关中人民约法三章,稳定局势,但是项羽凭借军事实力自封为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让相国萧何拾取秦律“宜于时者”作律九章,以安后方。据此可知

A. 民本思想帮助刘邦统一天下

B. 楚汉战争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C. 楚汉战争推动秦律的发展

D. 项羽仍然保留了分封意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宋朝的科举制度不断的扩大,但是考生与主考官容易结成门生关系,因此为了“考革官窝私之弊,”,宋朝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据此可知

A. 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完善了科举制度

C. 形成了冗官之弊

D. 反映了宋朝重文轻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

A.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 权力的相互制衡

C.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D. 国家统一的需要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了(   )

A. 三公九卿相互制约    B.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 丞相独揽大权    D. 秦律严苛细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评价正确的有

①防止了武将夺权和地方割据

②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③降低了政府办事效率

④造成了财政困难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 分散宰相权力

B. 加强皇权

C. 加强军事实力

D. 增加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地主阶级的形成

B. 分封制度的终结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表是周王朝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功臣

今山东北部一带

王室子弟

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王室子弟

今河北北部、中部和北京

注: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 周王朝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 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 周王朝的同姓亲族封地富

D. 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二、连线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材料四   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纳入宗法体系。……“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又是周礼的根本原则。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4)周天子常称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结合材料解释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