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武威市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历史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礼记·祭统》中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由此可见,当时“鼎铭”

A. 具有维系宗法制的功用

B. 动摇了分封制的基础

C. 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D. 加速礼乐制度的崩溃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自秦至唐,政府先后推行授田、占田、均田,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提出“限民田”、“均贫富”、“抑兼并”的主张。这说明

A. 政府重视保障土地私有权    B. 土地国有成为大势所趋

C. 限制地权有一定社会基础    D. 均平理念已成社会共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

B.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元代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行省设丞相l员、平章政事2员、右丞1员、左丞l员、参知政事2员,采取群官圆署、集体议政方式,其中丞相、平章政事总领民政和军政,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主管区内的具体行政事务,据此可知,元代

A. 中央政府过分集权    B. 政制缺乏制约机制

C.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    D. 地方行政体制混乱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雍正帝即位后,严令各省在限期内补足国库的亏空,对查实的贪污官员严加惩处,追回赃款,抄没家产,并认真落实。这一举措

A. 使军机处最终取代了南书房

B. 打击了贪腐,整顿了吏治

C. 有效加强了对中央官吏的管控

D. 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良知的途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行优于知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清王昱《东庄论画》说“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该绘画理论

A. 深受理学观念影响

B. 表明文人画彰显人性追求

C. 说明画家品德高尚

D. 说明绘画与文学地位一致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李贽

A. 肯定人的私欲的正当性    B. 强调私欲是唯一的人性

C. 颠覆程朱理学的人欲观    D. 批判了大公无私的思想

 

三、null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如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B. 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

C. 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

D. 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五、null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 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 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 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中共明确提出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规定党当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工作重心将发生变化

B. 开始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 已放弃城市工人运动

D. 开始关注农民革命问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

A. 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

B. 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 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 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

 

七、null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材料表明

A. 农村土地私有制得到根除

B. 农民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的主体

C. 建立起初步的互助合作社

D. 保护富农的经济政策得到贯彻

 

八、单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A.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 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 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 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九、null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对政策作出了重要调整,主要表现在

A. 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C. 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

D.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客商将所得利润用于在特区内进行再投资为期五年以上者,可申请减免用于再投资部分的所得税。这一规定有助于

A. 鼓励客商在特区长期投资

B. 增强政府对经济计划管理

C. 合理规范客商的企业经营

D. 国有企业获得融资的渠道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A. 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D.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十、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 提倡民本

B. 呼唤仁爱

C. 强调理性

D. 倡导美德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

A. 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

B. 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

C. 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

D. 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时英国拒绝加入,因为它认为同欧洲大陆的亲密关系与自身利益相悖。直到1973年它才成为欧共同体成员国。仅仅两年后,就发生了脱欧公投,当时留欧派在投票中以67%获胜选择继续留在欧共体中。这反映了

A. 英国与欧洲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B. 英国的政治走向取决于民众的意愿

C. 英国的自身利益影响着政治走势    D. 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一、null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1902年,时任美国纽约州州长的查尔顿·修斯在一次演讲中感慨:“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行政权与司法权难以协调

B. 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矛盾重重

C. 法官掌握着司法解释权

D. 最高法院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

 

十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政权组织形式是指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以及国家权力的实现或运作机制,在实际的政治操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运作原则,其中有一条“由谁产生对谁负责”。据此判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英国的首相和议会

B. 美国的总统和国会

C. 英国的国王和议会

D. 德国的首相和议会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一方面承认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若干重要技术发明产生的相对迅速性,另一方面他又指出,这些发明实际效益的发挥,一般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布罗代尔意在强调工业革命

A. 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充分    B. 进程的突变与渐进相结合

C. 是个为时短暂的突发事件    D. 对英国社会经济影响巨大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33年,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的苏联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等罪名的运动,指责苏联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这表明

A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

B.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C.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

D.苏联趁机主导世界市场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态势以小布什时代“要么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的政策为标志达到顶峰。这反映出

A. 两极格局瓦解使世界力量对比失衡

B. 两极格局不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

C. 苏联解体不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恐怖主义是威胁美国利益的主要力量

 

十三、null
详细信息
30. 难度:困难

有学者说:“不受节制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看似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却可能给全球化带来更大更长期的危害。”这是因为“区域自由贸易”

A. 以抵制全球化为主要目的

B. 不利于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C. 加剧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 存在着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十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矛盾的。认为应该拥护西方文化,甚至全盘西化,正因为如此,要“打倒孔家店”,甚至主张废除汉字等等。但即便是最激进的西化论者的陈独秀也规劝青年人要以孔子、墨子为榜样,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将勤、俭、廉、洁等儒家思想信条视为“救国之要道”,为何如此?这是由儒家思想内容的两面性加上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复杂性决定的。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旧”使传统文化受创,导致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进步而道德滑坡,再兴儒学成为时代需要。国际社会儒风大兴,纷纷建立“孔子学院”,新加坡在80年代将现代企业管理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儒学相结合,发展新儒学,这给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以不少启示。1995年,《中华儒学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儒学与企业管理》《儒学与现代公关》《儒学与生态环境》等。电视、网络等媒体也纷纷介入新儒学的建设中。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新儒学兴起的原因。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你对当代振兴儒学的建议。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到18世纪80年代,(法国)国家的债务已经占到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政府陷入了严重的信贷危机。路易十六认识到,要想改变这种极度困难的局面,必须对下层民众积怨已久,而特权阶层死守不放的赋税征收制度进行改革。他一即位就任命了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尤其是财政总监杜尔阁。杜尔阁是重农学派经济学家,他主张实行经济自由。1774年杜尔阁颁布粮食自由贸易法令,以扩大粮食市场和减少粮食投机。1775年他又下令降低粮食入市税,同年又将修路劳役改为征收道路税,一切等级包括国王均须缴纳。1776年初宣布取消行会组织,废止沉醉酒类专卖制,实行自由买卖。路易十六也曾尽力支持杜尔阁,但终无力顶住顽固派的压力,于1776年杜尔阁免职,各项改革措施也随之取消。

   ——摘自徐瑞娥《法国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与财政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杜尔阁财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尔阁财政改革措施和特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