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枣庄市南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卷
一、null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大臣汲黯揭露,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义。他重用酷吏和财利之臣,以致不久后有人评论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但汉王朝没有重蹈秦的覆辙,主要原因是

A. 汉初法律制定趋向成熟    B. 文景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

C. 酷法罩上了儒家思想外衣    D. 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加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宋代,契嵩指出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由此可知

A. 契嵩主张三教合流    B. 傅奕反对儒学正统

C. 傅奕主张三教合流    D. 契嵩反对儒学正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A. 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B. 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 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D. 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内容选自某理学著作的论断,作出这一论断的是

A. 程颐    B. 陆九渊    C. 朱熹    D. 王阳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农业劳动的场景    B. 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

C. 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    D. 使用的生产工具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说话”(讲故事) 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 斜阳古柳赵家庄,

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A. 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B. 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 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数据变化表,下列各项对其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 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转变

C.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A. 主张哲学研究的主体是人    B. 发扬光大理性主义精神

C. 追求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    D. 将美德与知识有机结合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A. 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B. 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C. 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D. 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1254-1324) 在中国游历了17年,著有(马可·波罗行记》,记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文化成就有

A. 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 《窦娥冤》《哈姆雷特》

C. 《天下郡国利病书》太阳中心说    D. 授时历》《神曲》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6世纪,欧洲的一场争论很快扩展为关于上帝与人类关系的新思想的传播。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指

A.因信称义        B.知识即美德

C.人非工具        D.人民主权说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555年,欧洲奉行新旧教两派的国家签订奥斯堡和约,协议由各国统治者全权决定该国人民所信仰的教派,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由此可知,这一和约

A. 界定了新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B. 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C. 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D. 促成欧洲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

A. 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

B. 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

C. 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

D. 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

 

三、null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世界近现代史主线是现代化。一般认为,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属于这个阶段的代表是

A. 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的歌颂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C. 火车机车的发明应用    D.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发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33 年纳粹上台,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声明,次年加入美籍,终生再没踏上德国的土地。他庄严声明:“只想生活在实行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祛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的国家,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2005年德国把这个信条刻在德国政府大楼上,以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 周年。这最能说明

A.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    B. 相对论得到了美德两国的认可

C. 爱因斯坦崇尚民主、自由和科学    D. 德国政府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位同学上课时所记的部分笔记。笔记所体现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

../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5152082/QQ/WinTemp/RichOle/4NWGH5K@(K977%25S)%7dEFFRAD.png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印象派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由此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对有识之士的影响是   

A.开始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            B.开始寻找自强的道路

C.开始研究政治改革                    D.开始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康有为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两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思想主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

A. 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暴力推翻清朝统治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的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 调和劳资关系

B. 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C. 没收外国资本

D. 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A. 推翻袁世凯统治

B. 反对尊孔读经

C. 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D. 发展民族工业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近代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申报》在1919 年报道中写道:传播此种思想之发源地,实在北京一隅,他们倡导改良文学之论,一方面为消极的破坏,力抨旧文学之弱点,一方面则为积极的建设,亟筑新文学之始基。文中的他们

A.掀起二次革命              B.倡导实业救国

C.倡导民主科学             D.主张尊孔复古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半数以上的土地仍然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A. 国民党联合各阶层进行北伐的必要性

B. 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C. 国共合作抗日局面最终形成的可能性

D. 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可能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

A. 五四运动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A. 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B. 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 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 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五、null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示材料是毛洋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某次会议上的讲话。他讲话是

A. 以实现言论自由为目标    B. 对修正主义进行批判

C. 对双百方针进行阐述    D. 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路线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不同时期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主题。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相符的历史主题是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 教育为工农兵服务

C. 放卫星,大跃进    D. 科教兴国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说:“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孟子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路线实现其“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而诸侯却完全背道而驰,推行一条“以力兼人”的“霸道”的路线秦国不遗余力地推行了韩非子的“霸道”思想,最终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一一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

(1)据材料一,概括王道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时期为什么诸侯大力推行霸道思想?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一一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之际对先秦时期的儒学有哪些继承和发展材料二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三 维新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一一[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梁怎样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这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巨变有何作用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米朗多拉1463-1494)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他在《论人的尊严》的演讲中说:人是世间的奇迹和宇宙的精华,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任何外在之物的制约。上帝不把人限制在固定的地方,不规定劳动形式,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加以束缚,而给他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你可以堕落成为野兽,也可以再生如神明。只有你能够靠着你自己的自由意志来生长和发展。你身上带有一个宇宙生命的萌芽。”

一一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 据材料归纳米朗多拉的思想主张,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  卢梭认为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律保护一切守法者,惩办任何违法者,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更高的权力。

一一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 根据材料概括卢梭的思想视点。这反映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何种趋势

材料三  在“西学东渐”潮流之前,16至18世纪,地球上却发生着与之相反的交流,即“东学西渐”。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 “东学西渐”对于欧洲面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这种情况下“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 对中国是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一一刘永佶(“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