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各省的简称来源多种多样,浙江简称,来源是钱塘江的古称,那么山东简称、山西简称,其来源是: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

C.春秋争霸

D.山川地形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 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秦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各郡辖县若干,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调动,防止割据互斗。郡县制确比分封制优良,所以成为历代不变的定制。

“郡县制确比分封制优良”在于

A. 神权与王权的高度结合

B.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 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分工细致,相互协调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相权扩大,威胁皇权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刺史

D.州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的现象,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这种政治现象开始于

A. 汉武帝时期

B. 唐太宗时期

C. 明成祖时期

D. 雍正帝时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表是根据赵翼《廿二史札记》整理而成,

姓名

萧何

陈平

周勃

樊哙

灌婴

官职

相国

丞相

太尉

左丞相

太尉

出身

县吏

游士

吹鼓手

屠夫

布贩

 

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A. 西周:“封建亲戚”

B. 秦朝:“独尊儒术”

C. 西汉:“布衣将相”

D. 隋唐:“金榜题名”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

C. 强化了君主专制

D. 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结合下面漫画判断,我国古代较好体现这一要求的选官制度是

A. 察举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世袭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科目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说明科举制度越来越受重视

B. 是社会底层乐于接受的选官制度

C. 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 从历代科目变化可看出用人取向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勇于任事,以天下为己任”。他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给事中,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 已经威胁到皇权

B. 拥有了独断之权

C. 具有了宰相之实

D. 正式统领了六部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文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明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爱妃之子为储君的想法。这反映了

A. 官僚政治运行的成熟

B. 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

C. 宗法观念的日益淡化

D. 君臣矛盾的日渐突出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清朝军机处最初设置了三位大臣,即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办理皇帝交办的机要事务。这反映了清朝

A.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B. 分化事权以获集权

C. 大力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D. 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A. 宫廷内部的森严等级

B.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

D. 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合理流动

B. 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 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 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 8.2%。这反映出当时(  )

A. 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 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 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 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品”是我闰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明代

A. 废宰相权分六部

B.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据载,长翅帽的发明者是宋太祖。有一次,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之后,他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从此大臣上朝,只能面对面交谈了。这一改变有助于

A. 增加决策透明度

B. 提高议事效率

C. 缓和大臣间矛盾

D. 加强专制皇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二、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

A. 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

B. 公民意识强烈

C. 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

D. 人文精神浓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

A. 城邦最早出现时期    B. 梭伦改革时期

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 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无论是为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为此,罗马当局

A. 完善习惯法    B. 发展万民法

C. 颁布成文法    D. 固守公民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罗马法》规定,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制度(谁先发现谁占有),但同时又规定委弃物的原物主须有抛弃该物的意思和事实,故如漂流物、遗失物、沉没物,其所有人并无委弃之意思,均不能先占。由此判断罗马法(    )

A. 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主义

B. 主旨在于鼓励人们开拓进取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倡导拾金不昧的精神和理念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 限制权力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培育权利观念

D. 增强责任意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有关罗马法的一些表述,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D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1510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行程第一项便是出席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骑兵检阅场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这表明英国女王具有:

A.外交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行政权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正式出炉,首相卡梅伦随即宣布辞职,下列英国首相产生的程序,正确的是

A. 普遍选举——国王批准——议会任命

B. 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国王任命

C. 国王任命——当选政党领袖——本党获议会多数

D. 议会提议——党内同意——国王任命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在1787年宪法制定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这则小故事表明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A. 限制民主

B. 防止谬误

C. 强化中央集权

D. 保障国会权力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托克维尔评价近代某国政体既反对君主政体,又反对地方分权制度,该国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这一规定主要照顾了:

A. 南方的利益

B. 北方的利益

C. 大州的利益

D. 小州的利益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2016年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于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举行,以下不属于美国总统职权范围的是

A.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B.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D.任命和罢免最高法院法官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

A. 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 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

C. 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D. 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 军国主义色彩

B. 专制主义色彩

C. 民族主义色彩

D. 民主主义色彩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18世纪开始英国历任首相须率其全体僚属向议会负责,若议会不支持政府决策,可能造成政府官员总辞职,届时议会需解散重选或改由反对党执政。英国此种政治运作方式,实为近代何种制度之先声(   )

A.开明专制          B.三权分立          C.责任内阁         D.君权神授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最能反映英国侵华本质目的的条款是

A. 割香港岛

B. 赔款

C. 协议关税

D. 领事裁判权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清代学术概论》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此战之后……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开始输入。”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 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D.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39. 难度:困难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

B. 使战争中获得的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

C. 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D. 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40. 难度:困难

1852年,英国驻广州商贸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数十年之久,并且已经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商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

A. 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 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C. 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D. 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四、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变。

材料三(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和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对地方的统治措施为例,说明宋朝统治者是怎样根据时代的需要对政治制度作“变动”的?

(3)据材料三,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