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京津冀鲁豫及江淮地区广为传唱,妇乳皆知,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寻根文化。影响“寻根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神话传说 B. 世袭观念 C. 宗法制度 D. 地理位置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姬姓封国的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秦朝把图中圆圈内的区域纳入中央版图并巩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主要采取的途径有
①进行军事征服 ②设置郡进行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③开辟“五尺道” ④设置行省管辖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④
|
4. 难度:中等 | |
唐中宗神龙二年,将全国分为十道,派遣官员巡察各地,长官称道巡察使。下列官职的设置意图与道巡察使最接近的是 A. 三司使 B. 刺史 C. 参知政事 D. 同平章事
|
5. 难度:中等 | |
史料记载宋太宗时,“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中书(宰相)不预闻。”这反映出 A. 中央机构存在事权划分 B. 政出多门,官制混乱 C. 集体议政保证决策高效 D. 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
|
6. 难度:中等 | |
元世祖忽必烈设立了某一机构,因蒙古人信奉藏传佛教,因此该机构的地位相当高。刚开始以国师八思巴为其长官,后来该职一般由朝廷大臣担任,官员为僧俗并用。这一机构是 A. 枢密院 B. 中书省 C. 宣政院 D. 政事堂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
8. 难度:简单 | |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事”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
9. 难度:简单 |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
10. 难度:中等 |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 ②领事裁判权 ③开设工厂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1. 难度:中等 | |
“ 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沦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其惨自不待言。土勇数十营,誓愿与战,撤时断不肯缴军装。日人登岸,民必歼之。”与这一场面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12. 难度:中等 |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胶澳租界条约》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甲午海战中的历史人物、身份、事迹对应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4. 难度:简单 | |
1937年朱德在《解放》杂志发表《实行对日抗战》一文,文中说:“……国内自从后,……内战终于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作战的总目标迈进,……。”题中的“”应为下列哪一事件比较合适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淞沪会战
|
15. 难度:中等 | |
一部有关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著作中部分篇章为:华北抗日根据地处境艰难;八路军积极投入战役准备;第一阶段——以摧毁正太铁路为重点的交通破击战。这部著作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 《血肉磨坊·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纪实》 C. 《百团大战始末》 D. 《国民政府第五战区见闻记》
|
16. 难度:简单 | |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枣宜会战
|
17. 难度:简单 | |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歌曲生动地体现了中共的抗战路线。制定该路线的是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洛川会议 D. 政治协商会议
|
18. 难度:简单 | |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下列革命团体直接与武昌起义爆发相关的是 ①共进会 ②华兴会 ③中国同盟会 ④文学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同盟会党员证”(下图)的释读,不准确的是 A. 此证应颁发于1905年之后 B. 说明同盟会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C. 这里的“中华国”指的是中华民国政权 D. 属于直接史料,对研究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有较高的价值
|
20. 难度:中等 | |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以上文字出自于 A. 《共同纲领》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21. 难度:中等 | |
五四运动之所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这次运动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C. 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D. 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
22. 难度:中等 | |
“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据此判断此文件为 A. 中共一大纲领 B. 中共二大纲领 C. 国民党一大宣言 D. 中共的抗日宣言
|
23. 难度:中等 | |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这次决议是为了纪念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
24. 难度:简单 | |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
25. 难度:中等 | |
电影《建党伟业》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你将不可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 A.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B.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C.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D. 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
26. 难度:中等 | |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
27. 难度:中等 | |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 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
28. 难度:中等 | |
历史学者在四川省苍溪县的一些砂石岩山上发现了以下红军石刻标语,这些标语最早可能形成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长征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
29. 难度:中等 | |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国共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按此段材料角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 B.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C. 反对蒋介石国民政府 D. 吸收新鲜力量,加入国民党
|
3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遵义会议召开、三大主力会师地点分别位于图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31. 难度:中等 | |
它把战线从黄河北岸推进到长江北岸,圆满地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计划。材料中的“它” A.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B. 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 C. 打破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D. 推动了渡江战役实施
|
32.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张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片段:“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在乎,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 七届二中全会 B. 开国大典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33. 难度:中等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下列各项中属于《共同纲领》内容的有 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③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规定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34. 难度:中等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于千百年来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工人和农民来说,新中国给他们带来了真正的解放。”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基石 B. 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C.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D. 建立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
35. 难度:简单 |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
36. 难度:中等 | |
1982年宪法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C. 规定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
37. 难度:简单 | |
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沦:“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A. 一届全国人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九届全国人大 D. 中共十六大
|
38. 难度:中等 | |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九二共识” C. 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 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
39. 难度:中等 | |
201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马英九握手,意味着海峡两岸关系又前进了一步。以下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台湾当局的决定使两岸同胞隔绝状态打破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 ③江泽民发表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通过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
40. 难度:中等 | |
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蒋先生(蒋介石)这个人,我批评他,他要(是)有机会,他真能(会)当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顽固,旧的思想,不是当代的思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B. 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 C. 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 D. 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
|
4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的连战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是国父以及创党总理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 材料二: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1)20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行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后共同开展了什么运动? (2)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时间及标志。 (3)“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什么? (4)从国共两次合作的结果,你可以得到哪些基本认识?
|
42.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1)材料一中的措施是哪个皇帝开始实施的?其后,为了解决皇帝政务繁杂的问题,又建立了什么制度?这些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