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 A. 科举制度 地主经济 B. 专制皇权 商品经济 C. 封建割据 商品经济 D. 官僚政治 地主经济
|
2. 难度:简单 | |
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
|
3. 难度:困难 | |
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B.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 D. 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
4. 难度:中等 | |
美国历史学家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这表明作者认为理学 A.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 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C. 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的发展
|
5. 难度:困难 | |
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下图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A. 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 B. 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 C. 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 D. 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
6. 难度:困难 | |
20世纪初,“康德的认识论受到了中国学者的重视……介绍和传播康德思想是学术理论的中心内容”。梁启超、严复、章炳麟、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都参与其中。这表明康德思想 A. 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B.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 C. 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 D. 代表了欧洲启蒙思想的精华
|
7. 难度:困难 | |
1921年6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 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C.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D.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
|
8. 难度:困难 | |
有学者在浙东沿海乡村发现一份记录当地宗教仪式的原始文书。在其时间落款上,先后写着“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一九五零年”。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时局剧烈变动 B. 纪年缺乏规范 C. 宗教势力消长 D. 新旧观念更替
|
9.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10. 难度:困难 | |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 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的评价 B. 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时评价 C. 美国官员对新中国成立时推行的一边倒政策新的评价 D. 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精彩发言的评价
|
11. 难度:困难 | |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比较表(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单位:元/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中,对以下表格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接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 B.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 C.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 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不断完善
|
12. 难度:困难 | |
苏格拉底从来不向听他讲学的人索取金钱报酬,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苏格拉底认为,获取报酬无异于迫使自己当奴隶。这反映了他 A. 推崇思想自由 B. 提倡有教无类 C. 崇尚“知识即美德” D. 主张“认识你自己”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材抖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 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 ——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的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请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15. 难度:困难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衰,中央权阉横行,地方藩镇跋扈,朝政混乱。805年,唐顺宗即位,为彻底改变中唐以来内阁横行之局面,支持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进行改革,罢掉由宦官负责的宫市,撤去由宦官充任的五坊小使;减轻百姓课税租赋;禁止盐铁使及地方官的额外进奉,规定除“常贡外不得别进钱物”;出后宫并教坊女妓九百人。可惜好景不长,唐顺宗不久便被宦官及部分守旧官僚赶下台来,革新亦告失败。唐宪宗登基,面临的是与顺宗时同样的社会问题,鉴于顺宗严厉打击宦官导致其激烈反扑并最终改革失败的教训,宪宗调整策略。采取较为温和的变通方式,改打击为抑制政策,同时加深了革除弊政的深度和力度,从而完成了永贞党人的未竟之业,并因此成就了“中兴”之美名。 ——摘编自贾艳红《论唐宪宗对永贞革新之继承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顺宗改革的举措,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唐顺宗和唐宪宗改革的不同结果中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16. 难度:中等 |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朝鲜和韩国分别提出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方案。朝鲜外相南日提出3点建议:(1)举行国民议会的全朝鲜选举,组成朝鲜统一政府;由民主朝鲜和韩国选派的代表组成全朝鲜委员会,其任务之一是草拟一个全朝鲜选举法,并采取措施保证朝鲜居民的各种自由。(2)一切外国武装力量在6个月内撤出朝鲜;(3)对维护远东和平有最大关心的相应国家保证朝鲜的和平发展,并为朝鲜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韩国代表提出14点建议,其中包括:(1)按韩国的宪法手续由联合国监督在全朝鲜进行选举,联合国监督人员享有充分的行动与言论的自由;(2)全朝鲜国会代表按全朝鲜人口的直接比例计算(注:当时南方人口是北方的2倍);(3)在选举前一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北方,驻在南方的外国军队待统一后才能撤离。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韩双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分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内瓦会议未能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原因及留下的隐患。
|
17. 难度:中等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 “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 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