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历史高二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秦朝采取焚书坑儒政策的本质目的是

A. 防止人民的反抗

B. 巩固君主专制

C. 压制知识分子

D. 加强思想控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汉武帝“举贤良”用人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解除南北边境的不宁

B. 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C. 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

D.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汉武帝时“策问”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 被策问者都是既贤良又有才能的知识分子

B. 被策问的问题一般由皇帝亲自拟定

C. 被策问者要即时口头回答策问

D. 策问的场所都是在朝廷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 “人定胜天”

B. “独尊儒术”

C. “君权神授”

D. 实行“仁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汉武帝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的直接目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促进学术繁荣

C. 提高儒学地位

D. 推行儒学教育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主要来自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西汉建立六十多年后,仍然存在的社会危机不包括

A. 分封的同姓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B. 土地兼并越来越剧烈

C. 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统治

D. 秦朝的残余势力仍然进行反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史记》记载,汉景帝时,太后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读黄帝、老子,尊其术。但武帝即位后,便罢百家,尊儒术。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汉武帝的个人爱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秦二世而亡的教训                   D.汉朝国力的强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

①先秦儒学

②阴阳家学说

③道家思想

④法家思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三教合归儒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相对于孔子思想,主要变化有(  )

①“君权神授” ②“天人感应” ③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提出民贵君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 “民贵君轻”的思想

C. “性善论”思想

D. “大一统”的思想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汉武帝采取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①颁布推恩令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基本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B. 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

C. 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思想

D. 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的措施不包括

A. 举贤良对策

B. 兴办太学

C. 设五经博士

D. 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董仲舒所提倡的“三纲”是指

①“君为臣纲”

②“父为子纲”

③“夫为妻纲”

④孝为“天经”“地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推崇,主要是因为它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加强民族关系

C.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统治

D.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春秋晚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但西汉以前主要是法家受重视,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才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 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法等家的思想

B. 适应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提倡实行“仁政”,受到人民的欢迎

D.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主要的思想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历史人物是谁?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图二中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思想有哪些?他对儒家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图二中历史人物所在朝代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有何共同点?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3)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董仲舒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有何作用?

(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董仲舒历史地位的认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

——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做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生活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软实力”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