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下面对“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正确的表述是

①唐三省六部制

②宋“中书门下”

③元行省制度

④清军机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制度,然而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就会松弛和疏远,这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

A. 贵族普遍地转化为庶人

B. 权力世袭制逐渐地消亡

C. 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 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读下图(秦朝疆域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 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在其博客上表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范进中举》其实算得上是喜剧,其实科举制度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大。其依据不包括

A. 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

B. 科举制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C. 科举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考试制度

D. 科举制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黑格尔在提到古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又靠大海来沟通。”这种情况有利于

①发展农业经济

②发展海外贸易和航海

③形成城邦国家

④君主制政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学习《十二铜表法》时,甲、乙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甲说:《十二铜表法》仍然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所以它不是平民斗争的胜利!乙说:《十二铜表法》是维护平民利益的,因为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你认为他们的观点

A.甲正确            B.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不正确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民主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主要针对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

A. 公民大会制

B. 差额选举制

C. 抽签选举制

D. 公民政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人说,罗马帝国之所以存在那么久远,其实并不在于其统治者如何高尚,政治如何开明,而在于其创造的无与伦比的法律体系。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A.维护了贵族利益            B.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C.能够调节各种社会矛盾      D.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 两党制的发展    D.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据报道,英国工党成员怀特对将2012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石纪念日列为公共假期的提议发表评论如下:“为一个出生于特权阶级的人庆祝登基钻石纪念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指英国女王)只不过是一条寄生虫,并竭尽所能来榨取这个国家所有的一切。从历史的角度看,怀特敢于这样做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 英国女王没有实权, “统而不治

B. 英国两党制的形成

C. 英国女王年老体衰

D. 英国议会改革,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直到1877年,法国君主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得意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不能反映

A. 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帝制和共和制的斗争仍然异常激烈

B.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历程异常艰难

C. 法国的共和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D. 法国维护共和的斗争任重道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其中“粉饰门面”是指

A.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D. 在形式上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从世界潮流来看,它的性质属于

A.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B.维护主权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

C.东西方的一次决战

D.工业文明国度与农业文明国度的较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增辟通商口岸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其吸引力的是

A. 平均分配土地

B. 发展工商业

C. 建立民主政治

D. 兴办学校教育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以下为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其中遭到北洋水师英勇抵抗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清政府最终彻底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反映了该约法

①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②实行责任内阁制

③实行总统制

④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方面是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卢沟桥事变

D. 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 南昌起义

C. 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 八七会议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力量,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神话,在世界上广为传扬。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 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C. 北方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建立革命根据地

D. 红军计划北上抗日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10年8月15日,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说:“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格外注重研究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下列对它的研究不符合事实的是

A. 中国战场牵制了绝大多数日军,使日本没有力量进攻苏联

B. 中国人民的殊死抵抗,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C.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D. 中国战场是主战场,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抵抗,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将不可避免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回答是

A.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 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C. 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D.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曾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这里的“原则”主要是指

A. 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B. 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C. 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D. 推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等改革法令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温总理曾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温总理的话表达了

①他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②解放台湾的决心和信心

③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

④他热爱祖国的情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近年来,国共两党高层接触频繁,海峡两岸关系越来越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最初提出“一国两制”的原则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其表现是实行了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新中国外交一路走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图片,下列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A.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C. 中国不主张与任何大国结盟,愿意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D.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国际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二十六届联大

D.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不结盟”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

D. 求同存异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 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 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 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7.3级地震,共造成了近20万人死亡,其中包括中国向海地派遣的8名维和人员。中国向海地派遣维和人员说明

A. 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中国开始重视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C. 中国已经承担起领导世界的重任

D.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八国同时向清政府宣战的权力机关却不尽相同。法国是国民议会,德国是皇帝,美国是总统,英国是议会下院。

(1)依据所学,简述英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政体)及各权力部门的分权情况。

材料二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

——《人民日报•新中国60年光辉历程启示之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政治框架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政治舞台上,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历尽风雨,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当基辛格在中国执行第二次波罗行动时,联合国大会正在就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成员国的问题进行表决。……早在8月,……我们支持“两个中国”的想法。……不过我早在春天就了解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无可挽回地瓦解了”的原因。

(3)材料三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握手”的背景是什么?对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此后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具体表现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