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同步君》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东特别批准让军队游行穿过东交民巷。1950年1月6日,中央以北京市军管会的名义征用美、英、法、荷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后来与各国建交后,各国设立了大使馆。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C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实行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二战后非殖民化浪潮中。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屋子再请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

A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

B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50年中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印度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1962年,中印两国发生边界冲突。由此可见,影响中印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

C历史遗留问题的分歧         D和平共处原则的共识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A万隆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朝鲜停战会议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评价某次国际会议:“新中国外交官第一次在异国集中面对世界各主要大国,参与讨论解决当时世界上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地区冲突,为亚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此评价是基于这次国际会议上

A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C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D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上海五国机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

D80年代末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他国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人们担心会议会发生激烈争论,走向歧途。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在会上作了补充发言。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使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概括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同”和“异”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会议和新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之初与我国建交国家情况统计表

时间

数量

建交国家

1949年

10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朝鲜

波兰蒙古东德阿尔巴尼亚

1950年

9

越南印度印尼瑞典丹麦缅甸瑞士列支敦士登芬兰

1951年

1

巴基斯坦

1952年

0

 

1953年

0

 

材料二  1953年朝鲜战争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不利形势。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28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主要与什么性质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这反映了我国外交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二,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建国初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引下取得的外交成就。

(3)据材料三,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