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云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 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 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

C. 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 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下列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 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D. 男女分工明确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据史书记载: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府崇德县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可以说明

A. 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 万历年间中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民营手工业中出现细密分工    D. 封建政府鼓励发展民营手工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 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无法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的乡村集市称为“草市”,“草市”的特征有(  )。

①远离城镇

②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

③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④不受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清朝实行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 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 都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山东桓台县苗世厚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最初的投资者往往是一些官僚、地主,主要是因为他们

A. 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

B. 认识到创办实业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C. 受到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

D. 意识到创办企业可以赢得大量的利润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个阶段最恰当

A. 一战时期、1928~1936年

B. 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C. 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 1928~1936年、一战时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观察下列图表, 1927-1937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主要得益于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辛亥革命的推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洋务企业的刺激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主流的是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二、null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间工农业产值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学科网解析/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B2F5.tmp.png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A. 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 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 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 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D.增强企业活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人把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加速点,其理由有

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四、null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 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A. 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 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 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 这一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 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C. 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 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对下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正确的有(  )

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

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促进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 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 殖民者从非洲掠夺了大量财富

C. 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A.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 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与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整个世界基本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六、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拆卸、倒卖一空。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乐了,因为他的企业又开始蒸蒸日上了,1953年以后秦二爷企业的命运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1)19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主要受到什么社会思潮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秦二爷企业蒸蒸日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53年以后秦二爷的企业命运发生了什么变化?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根据图片请回答:

(1)(图一)中共八大召开于何时?这次大会探讨了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意义?

(2)(图二)这是什么运动的写照? 这一运动造成了什么影响?

(3)(图三)该图说明农村改革后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4)(图四)十五大召开于何时?这次会议探讨了哪些新问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这项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