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 有教无类

B. 学在官府

C. 私学兴起

D. 百家争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墨家

D. 墨家、道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认识你自己                           B、知识即美德

C、因信称义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汉代重在,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

A. 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 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A.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 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 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蔡襄书法         苏轼书法     米芾书法      黄庭坚书法

A. 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B. 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C. 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D. 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著名诗人余光中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

A. 屈原    B. 杜甫

C. 李白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

A.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黑格尔说:人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完全的经验主义者,并且是一个有思想的经验主义者。……但是他的经验是全面的,就是说,他没有漏掉任何细节,他不是抓住一个规定,然后又抓住另外一个规定,而它们同时把握在一起……经验的东西,在它的综合里面被把握时,就是思辨的概念。” 黑格尔的这段话,深刻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

A.唯物主义者           B.理性主义者

C.经验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 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B.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 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 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克思说:“这本书的理论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依据。”“这本书”是(  )

A. 《社会契约论》

B. 《物种起源》

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资本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以上言论应出自(   )

A. 魏源    B. 洪仁玕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费正清指出: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的影响)……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戊戌变法中所依据的“哲学根据”包括(   )

A.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B. 圣人之纲常不可攻也

C. 知西学之精意,通于中学,以晓固蔽也

D. 民为贵,但以民义为主,其能养民,教民者则为主,其残民、贼民者,则为民贼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促进这一认识形成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 坚持“城市中心”

B. 工农武装割据

C. 坚持“持久战”

D. 实行人民民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A.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 进化论的提出

C. 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 量子论的提出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

A. 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C. 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对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指出孟德斯鸠的代表著作及治国主张。以材料二为样本,对孟德斯鸠的治国主张加以评价。

(3)用材料三的观点解释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因此,它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的情况和价值观。这是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人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城市由大商人家庭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即使这些赞助人中包括诸如米兰的史佛拉这样的公爵家族,以及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庇护二世、朱利斯二世和利奥十世等。这解释了文艺复兴时期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的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关于文艺复兴原因分析的看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该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映”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世纪、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大同书”等等中都可以找到根据,这种回应方式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摘自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

(1)依据材料,概括作者关于中国现代化过程的观点。

(2)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演变,说明材料中“西方文明示范”是如何“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