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汉代土地变更的部分统计。据图可知汉代 ①法制相当健全 ②重视土地私有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买卖土地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难度:简单 | |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封建国家为了与地方豪强大族争夺劳动人手,打击和限制豪强大族势力,使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转而衣服于国家并与国有荒闲土地相结合,从而向封建国家交纳租调,提供徭役。封建国家这样做的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B.土地兼并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C.有利于组织农民开垦荒地 D.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3. 难度:简单 | |
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 A. 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 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C. 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D. 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
4.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 A. 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 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 D. 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
5. 难度:中等 | |
A. 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B. 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C. 税种由简化单一演变为繁杂多项 D. 由实物、劳役地租为主到货币地租为主
|
6. 难度:简单 | |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 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 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 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
7. 难度:简单 |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 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 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 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8. 难度:中等 | |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 ) 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C.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D.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
|
9. 难度:中等 | |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则材料反映( ) A. 汉代农业生产效率高 B. 汉代农民税赋较轻 C. 作者主张恢复井田制 D. 作者不认同商鞅变法
|
10. 难度:简单 |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 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 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 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11. 难度:中等 | |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 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 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 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12. 难度:中等 | |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贷賙(zho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 A.租佃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 C.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间的关系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
13. 难度:中等 | |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地主土地所有制 D.小农土地所有制
|
14. 难度:简单 | |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 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 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D. 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
|
15. 难度:简单 | |
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此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 A. 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 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 C. 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 D. 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
16. 难度:简单 | |
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B. 农村经济商品化 C. 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D. 封建地租货币化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经过五千年的磨炼,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农业生产技术足以夸示世界。但从生产力纵向的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不是唐未宋代以后。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要》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上述材料中“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不是唐末宋代以后”的观点。
|
1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材料四《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况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