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文献是:( )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
2. 难度:中等 | |
苹果公司(APPleIn C.)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正得益于这类高新科技的推动。以下关于这类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被美国的一家杂志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B.它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推动下出现的 C.它使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D.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
3. 难度:中等 | |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书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相吻合的是 A. 生产合作社 B. 人民公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队 D. 乡镇企业
|
4.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我国1953—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
A.“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B.“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D.国有企业改革使重工业持续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然而好景不长,导致这一现象瓦解的原因包括 ①美苏争霸; ②日本西欧崛起; ③中国的振兴; 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的新发展的表现有 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 ②三大改造政策 ③国家政权理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
7. 难度:中等 | |
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 (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C.我国工农联盟的社会基础 D.图1反应的是大跃进的成果,图2反应了在三年自然灾害后政策的调整
|
8. 难度:中等 | |
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 反殖、反霸的时代主题 B.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
9. 难度:中等 | |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民报>发刊词》)。”为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
10.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
11. 难度:中等 | |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1929一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A.引发了政治危机 B.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C.严重破坏生产力 D.促进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
13.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著名绘画《马拉之死》,此画所属的西方画派的绘画特征是 A. 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 B. 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光和影的感觉和印象 C. 深刻而全面地展现现实生活 D. 变形的形体相互交错、拼贴组成了一种混乱的视觉效果
|
14. 难度:简单 | |
1932-1933,英国和比利时的失业率为22%-23%,瑞典的失业率为24%,美国的失业率为27%,奥地利的失业率为29%,挪威的失业率为31%,丹麦的失业率为32%,德国的失业率更高达44%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泛 B. 失业问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 C. 在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德国 D. 英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
15. 难度:简单 | |
历史地图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有关下面两幅地图的信息,不合理的是 A. 两者都是从东南沿海开始逐步向全国扩展 B. 前者开放无规律、无计划,是被迫;后者有计划、逐步开放,是主动 C.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 D. 前者开放的区域具有不彻底性;后者是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结合
|
16. 难度:简单 | |
2012年3月4日,广东汕尾乌坎村重新选举第五届村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林祖銮当选村委主任。乌坎村委会民主选举的事例是 A.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B.我国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的成功范例 C.21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成就 D.新时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结果
|
17.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先后出现三种主要分法;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不同史观导致不同的历史分期 B.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 C.历史分期受到时代变化的影响 D.观点②代表了革命史观的主张
|
18.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每年数百个讨论的议题进行统计发现,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局变化 B.冷战重心东移 C.朝鲜半岛分裂 D.意识形态相同
|
19.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C.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D.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20. 难度:简单 | |
受基督教道德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贫穷是穷人自己的过错,失业是由于人们不愿意工作”,因此“失业的人自觉羞愧”。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为此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劳资关系 B.以工代赈 C.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直接救济
|
2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掀开了中美两国直接贸易史的第一页。在此贸易阶段,是以互惠互利、以物易物为主,美国输往中国的主要商品有皮毛、人参和棉花等特产和原料,而换取中国的茶、丝和土布等初级产品。……当时的中美贸易,中方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美国为补偿这一贸易差额,先是用白银,其后用英国棉布,最后乃至走私鸦片。这也就是说,中美贸易关系开始由对等互惠的关系向不对等方面倾斜。……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美有限的制成品输出日渐缩减,原料及半制成品输出则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逐渐地成为美国工业化产品的原料市场。相反,美国对华出口的初级产品显著减少,而钢铁、机械、煤油等制造品增加十分迅速。从1895年开始,中国对美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中美贸易:历史反省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到19世纪末中美贸易的变化,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41年5月至战争结束,美国对华的租借物资及劳务总计约为8.46亿美元,其中枪炮弹药、飞机、坦克、车辆、船舰及各种军用装备价值为5.17亿美元,其余基本为工农业商品和各类劳务开支。 ——《美中关系白皮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3)依据上表概括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
22. 难度:困难 | |
社会出现困难局面的时刻,适时作出改变往往效果显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是指哪一经济政策?体现“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思想的经济政策又是什么?试分析后者的实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能直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除增加就业外还有什么重要作用?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据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怎样的目标? (4)从以上三者的“改变”当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