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李四光正式提出“地质力学”这个名词的论著是 A.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 《新华夏海的起源》 D. 《地质力学概论》
|
2. 难度:中等 | |
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李四光,下列内容可以作为他的介绍词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之际排除干扰从日本秘密回国,支持新中国建设 ②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成昆铁路、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③用科学事实推翻了外国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 ④运用其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 牛顿的经典力学 B. 达尔文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相对论 D. 李四光地质力学
|
4. 难度:简单 | |
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 A. 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 柏拉图的理念论 C.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
5. 难度:中等 | |
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这句话中“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 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力学 D.经典力学
|
6. 难度:中等 | |
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了 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 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
8. 难度:简单 | |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主要是为了表彰他 A. 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 C. 证明了空间、时间和质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D. 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突出成就
|
9. 难度:中等 | |
某科学著作阐述了这样的基本原理:在加速运动系统里的惯性力,可以运用到时空中的各种物体运动上。这一著作应该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爱因斯坦的贡献表述有误的是 A. 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B.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C. 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战战士 D. 创立了“归纳一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
|
11. 难度:简单 | |
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 重视经验积累 B. 重视定量分析 C. 重视科学实验 D. 直接服务生活
|
12. 难度:中等 | |
2005年4月19日晚7时许,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呼应“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E=mc2”纪念某一理论发表一百周年。该理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①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③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致命地直刺封建神创说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13. 难度:简单 | |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卓别林所要表达的是(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常理 C.经典物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贴近 D.科学家与艺术家一样受人尊敬
|
14. 难度:简单 | |
爱因斯坦主张制造和销毁原子弹都是为了 A. 人类和平 B. 拯救犹太人 C. 摧毁法西斯 D. 证明其理论的科学
|
15. 难度:简单 | |
在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核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具最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该“世纪人物”为 A. 李四光 B. 爱迪生 C. 伽利略 D. 爱因斯坦
|
16. 难度:简单 | |
爱因斯坦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这个言论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 A. 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B. 反对战争的科学家 C. 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D. 鼓吹战争的社会活动家
|
17. 难度:中等 | |
“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恩格斯这段评论针对的是 A. 牛顿 B. 爱迪生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
18. 难度:简单 | |
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 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B. 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C. 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 D. 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
19. 难度:简单 | |
上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的相同原因是 ①都经过长期思考、勤奋学习得来 ②都有政府的大力协助 ③都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 ④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获得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20. 难度:简单 | |
2005年被定为世界物理年,又被称为爱因斯坦年,下列开展的活动中主题不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 B. 以爱因斯坦理论为基础研制的原子弹爆炸50周年 C. 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D.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4周年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 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中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B. 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国家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 C. 相继找到大庆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使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 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能体现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学以致用”特点的是 A. 勘探石油,发现石油 B. 修建京张铁路 C. 研究和勘测地震 D. 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李四光的科技文献中堪称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的是 A. 1926年《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B. 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C. 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 D. 1948年《新华夏海的起源》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科技领域李四光未涉足的是 A. 冰川学 B. 地质力学 C. 古生物学 D. 量子力学
|
25. 难度:简单 | |
李四光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 为地质力学奠基 B. 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C. 对地震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 D. 根据地质学理论找到了一系列大油田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是牛顿在光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 日光是由七色光组成 B. 发明世界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C. 提出微粒说 D. 提出波动说
|
27. 难度:中等 |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缘于对哪一领域成就的思考 A. 光学领域 B. 数学领域 C. 天文学领域 D. 力学领域
|
28. 难度:简单 | |
在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一书,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这部科学巨著中阐述了 A. 光速不变原理 B. 光的本质是微粒 C. 物体运动三定律 D. 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的《原理》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