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  )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A. 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 牛尊的腿上

C. 牛尊的鼻子上

D. 牛尊的背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 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 推动水利的兴修

C. 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

重视农业生产 关注农民利益 抑制商业发展 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商品经济发展

C. 小农经济兴起    D. 家庭手工业产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汉代时全国经济中心南移

B. 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 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 汉朝时耦耕已在上述各地推广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是(  )

A. 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 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10年在安徽省蚌埠市发掘出双墩1号墓,出土随葬品2 400余件(如图),据考古专家论证,该墓主极有可能是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国君。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当时人们还不会烧制瓷器    B. 当时冶金业特指青铜铸造

C. 当时金属乐器铸造术先进    D. 当时钟离国国君身份是大宗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 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 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朝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与此无关的是(  )

A. 是“经世致用”思想推动的结果

B. 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跟当时的对外贸易有关

D. 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有关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

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农村集市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    B. 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C. 政府对外贸事务基本不管    D. 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学者分析到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时说“封建时代四封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土地为封建贵族所专有。”这一土地制度是指(  )

A.井田制                  B.地主私有土地

C.君主私有土地           D.均田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7世纪以后中国人口激增的原因不包括(  )

A. 农耕经济的繁荣

B. 政局的相对稳定

C.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D. 科技水平的提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这体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的要求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工商食官的要求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实业救是近代社会的进步思潮,受此影响,甲午战后兴办的企业是

A.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贻来牟机器磨坊            D.大生纱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

A.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

B. 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

C. 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

A.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民族工业发展落后    D.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是近代有人对轮船招商局评论。对该局作用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大大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 扭转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改变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出超格局    D. 打破了列强控制中国水运的局面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 全面抗战的需要

B. 国民政府推出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C. 国共合作的推动

D. 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 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且日益商品化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一是血缘差序,即按照血缘远近决定亲疏程度的社会法则;二是等级差序,即社会地位的高低阶梯。带来这种差序格局的根源在于

A.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B.农村聚族而居相对封闭的分布特点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 关锐收入在逐年增加

C. 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其影响如何?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图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