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周朝建立,大肆分封。如封功臣姜尚于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县);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与巩固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
2. 难度:困难 | |
据刘响《旧唐书》记载:(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给事中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 B. 给事中有审议权 C. 给事中有否决权 D. 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
3.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北宋某时期赋税变化表,据此可知 A. 此时期北宋农业生产有减弱趋势 B.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C. 非农业税逐渐超过农业税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 此时期农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
4. 难度:中等 | |
徽商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他们讲究诚信,吃苦耐劳,将棉布、粮食、食盐进行大区域的贩运,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但很多徽商致富后或“弃贾从儒”,或买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图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
|
5. 难度:中等 | |
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方拟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洋务企业遇到了经费问题 C. 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
6.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某时期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 全国田赋总额越来越少 B. 政府提高了关税税率 C. 民族商业发展受到政府极大阻碍 D. 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
7. 难度:中等 | |
1940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对敌人经济斗争的指示》,明确规定不放任和禁绝日货输入及土货输出,各抗日根据地必须以抗战的利益为贸易政策的出发点,反对只图目前或局部利益。下列做法不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凡对于抗战必需品准许入口 B. 凡抗战非必需品收重税或禁止入口 C. 准许一些适当的土产品出口 D. 商人可自由进行进出口贸易
|
8. 难度:中等 | |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伯利克里在民众会议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已,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最终伯利克里被废黜和罚款。这反映了 A. 伯利克里应该为艰难情况负责 B. 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效力 C. 瘟疫是导致伯利克里下台的根本原因 D. 伯利克里与公民之间存在冲突
|
9. 难度:中等 | |
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 B. 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 C. 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 D. 无论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没有变化
|
10. 难度:中等 | |
学者亨廷顿认为:美国是个将都铎式(地方政府权重,依赖民兵,行政与立法和司法职能的混合,国王和议会的互相制衡等)的政治制度和大众参与融于一个政治制度之中的国家;而在欧洲,权威的合理化和机构的分离却明显的先于政治参与的扩大。该学者意作表明 A. 美国现代政治制度深受英国的影响 B. 欧美的政治制度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C. 美国的政治制度优于欧洲国家 D. 现代欧洲国家政体更能体现民权
|
11. 难度:中等 | |
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导致欧洲初步踏入工业社会 B. 价格低廉的餐馆在城市越来越多 C. 政府经常为工人的游行示威问题烦恼 D. 产生了某些“巨无霸”的企业
|
1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迹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并未给世界经济带来福音 B. 加快了全球资本流动 C. 加速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 D. 并未使全球经济平衡发展
|
13.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不平等条约产生的那一刻起,清政府便开始了反抗斗争,但收效甚微。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有条约以及国际协议无效。 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坚持斗争,加上美英反对日本独占中国的企图,日本同中国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由此,山东问题终得以解决。 苏俄政府因外交孤立,意欲拉拢中国,从1919年7月起,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1924年在平等条件下中苏两国重订了新约,恢复了一定的平等权益。 20年代中后期的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高涨,中国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等租界,和主要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签订了关税新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不久,南京政府便首次自主地修订颁布了《海关进口新税则》。 大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分为四个时期: 一、酝酿期:明治政府向列强表达修约意愿,并派使团赴欧考察和修约,但遭到拒绝。 二、胶着期:19世纪70年代寺岛外务卿把修约重点放在修改关税上,因列强反对,进展缓慢。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并推行欧化政策和媚外外变,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 三、基本完成期: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三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四、最终完成期: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规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修约特点有何异同?分析废除不平等条约给两国带来的意义。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根据中国近代史就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表格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子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钧《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以《工矿业赞助条例》等。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37-191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敦刻尔克人撤退”的意义。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国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实行法治必须立“善法”、制“良法”。如果法的主旨是为了“求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循所谓最多数最大幸福之正鹄”,就是“善法”“良法”。……还必须强调法的严肃性,坚决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取信于民。……中国“因事势,从民欲”,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专门的立法机构,“立制改变,以利国民”。……“司法之权若与立法权或与行法权同归于一人或同归于一部,则亦有害于国人之自由权。盖司法权与立法权合,则国人之性命及自由权必至危殆。 ——摘编自邱远猷《梁启超的法治思想》 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法治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