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

A.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

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

C.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

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汉文帝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

A. 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

B. 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

C. 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

D. 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强化了等级秩序

B. 巩固了西周统治

C. 扩大了地方权力

D. 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A. 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B. 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C. 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D. 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韩诗外传》说:“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而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其地,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君,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也。”材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是维系分封制度的纽带

B. 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C. 封地是诸侯世代不变的私有财产

D. 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B.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C.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D.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材料中贾谊

A. 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

B. 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

C. 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D. 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封建帝王常常赋予监察官以特殊的礼遇。如南北朝时,为了显示对御史的尊宠,实行“御史专道”;唐太宗时,准谏议官入宰相府共议国事。这些封建帝王的做法目的在于

A. 利于扩大监察官职责

B. 防止监察官独断专横

C. 凸显监察官的独立性

D. 树立监察官的权威性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 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C. 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D. 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过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 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B. 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C. 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D. 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设有对地方、对百官的监察制度及监察机构,以期实现对权力的约束。其中“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且无固定治所的是

A. 明朝提刑按察司

B. 秦朝丞相

C. 汉朝刺史

D. 元朝御史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历史学家对古代选官制度这样总结道:“(当)子弟孱弱(时),(君)擢才卒伍;道德沦丧,取诸孝廉;帝权危卵,联姻门阀;士族虚弊,科举大彰。”这说明古代选官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A. 完善政府职能

B. 扩大统治基础

C. 维护王朝统治

D. 提升官员素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史记》上说秦始皇“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造成秦始皇如此行为的根本原因是

A. 皇帝制度的特点决定

B. 秦始皇个人性格使然

C. 法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D. 秦朝律例的规定导致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

A.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

B.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C.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

D.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B. 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C.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D. 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此材料反映了

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期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面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这是因为宗法制度

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

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

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

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D.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指

A. 唐朝三省六部制

B. 西汉中外朝制度

C. 明朝内阁制度

D. 元朝行省制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A.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B.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C.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D.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 ③②①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B. 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C. 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D. 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 办事效率高

B. 办理军政要务

C. 极具机密性

D. 参与军政决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B.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C.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 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B. 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C. 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D. 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 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B. 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C.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D. 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B.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C.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D.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C.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

A. 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

B. 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C.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D. 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A. 义和团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据此分析可知

A. 此时处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成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B. 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C. 此时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D. 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爆发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转嫁战争负担

B.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C. 强化物资管制

D.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A. 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B. 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C.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D. 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蒋介石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说:“美国与英国自动声明放弃他们在华不平等条约的特权。”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称:中美和中英新约“使中国结束了百年的耻辱,展开了光明的新页,致无限兴奋的庆贺”。此条约的签订

A. 提高了民族尊严和自信心

B. 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C. 意味着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改变了中国无平等外交的局面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 推动国民大革命

B. 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C. 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D. 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2015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日本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 历史专著或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B. 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C. 现存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D.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1938年1月8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军训部长白崇禧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辅助正规战,与日本人作长期抗战。”同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当时流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优势和劣势,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反映出二人

A. 所主张的抗战路线不同

B. 主张实行全民族抗战

C. 对抗战持有感性认识

D. 对抗战的方针进行理性思考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今天中国学术界之所以重视抗战史和包括《开罗宣言》在内的各种条约的研究,主要因为

①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的意识空前觉醒,实现了民族团结

②抗战中,全国军队实现了国家统一指挥,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中国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④适应当前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需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末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之形成。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东汉地方上出现的新行政设置“州”与西汉时形成的哪一制度有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说明行省制的优点。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政府自视“天朝上国”,没有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是礼部(管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理藩院(管清代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兼管对俄外交)。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南京条约》签订后,外交事务由五口通商大臣、地方督抚办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使节进驻北京,外交事务增多,列强对地方官以及礼部、理藩院办理外交事务极为不满,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改革外交体制。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一个过渡性外交机构诞生。总理衙门由亲王、军机大臣兼领;在京师有海关总税务司、京师同文馆两个附属机构;分设南洋(江苏以南及长江各地)和北洋(山东以北的沿海地区)通商事务大臣。总理衙门以“洋务内阁”著称,掌管与各国订约并负责执行,负责通商、关税、外国人在华传教、招募华工、海防水师、船务、军火、机械、电线、铁路、矿务等洋务项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总理衙门建立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