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制度其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
3. 难度:中等 | |
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专制 B. 提高行政效率 C. 避免决策失误 D. 强化地方管理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抗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企图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
5. 难度:中等 | |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 民众法庭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十将军委员会 D. 公民大会
|
6. 难度:中等 |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颁布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
|
7.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 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 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
|
9. 难度:中等 | |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 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
10. 难度:中等 | |
“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11. 难度:简单 | |
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 A. 小农经济 B. 重农抑商 C. 商品经济 D. 重男轻女
|
12. 难度:简单 | |
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雇佣关系的出现 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 D. 工商皆本的政策
|
13.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A. 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B. 大规模简单协作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 大规模分工合作
|
14. 难度:简单 | |
我国古代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 A. 夏商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时期
|
15. 难度:简单 | |
“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 刀耕火种 B. 男耕女织 C. 铁犁牛耕 D. 精耕细作
|
16. 难度:简单 | |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 A. 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 B. 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C. 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 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
|
17. 难度:简单 | |
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 A. 青铜器 B. 铁器 C. 瓷器 D. 纸张
|
18.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
19. 难度:中等 | |
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 A. 农业的发展 B. 印刷术的改进 C. 商业的繁荣 D. 陶瓷业的进步
|
20. 难度:中等 | |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的衰亡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的萌芽 D. 白银退出流通领域
|
21. 难度:中等 |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22. 难度:中等 | |
右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
23. 难度:中等 | |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 B.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C.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
24. 难度:中等 | |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 C.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
25. 难度:简单 | |
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
26. 难度:简单 |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D.欧洲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
|
27. 难度:困难 | |
“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他们所生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这种现象反映出 A. 工厂制度出现 B. 垄断组织建立 C. 世界市场形成 D. 第三产业兴起
|
28.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 B.甲午战争前 C.甲午战争后 D.辛亥革命后
|
29. 难度:中等 |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势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的创办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
30. 难度:简单 | |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的余晖现状时,欧洲经过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这场“历史性的变革”给当时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
31. 难度:简单 |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
32. 难度:中等 | |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 洋务运动的兴起
|
33. 难度:中等 | |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 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B. 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 C. 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
34. 难度:中等 |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 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 对西方文化的崇拜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35. 难度:中等 |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始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
36.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选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称为买办,作为雇员领取薪金,参与买卖领取佣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这种情况表明 A. 外国资本插手民族工业颇深 B. 买办力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 买办阶级是列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
|
37. 难度:中等 | |
中华民国成立后,居于北方舆论领袖地位的《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这表明 A. 《大公报》成为全国舆论的权威 B. 立法权受到舆论的有效监督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当时社会政治的开放度与参与性
|
38.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表,大后方7省工厂的发展
A. 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 B. 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 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 D. 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有力表现
|
39. 难度:简单 | |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而的主要特点是 A. 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B.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
40. 难度:中等 | |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材料三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
41. 难度:简单 | |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