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邓小平在1988年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重教育和科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B. 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C. 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 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 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C.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
3. 难度:中等 | |
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学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 ) A. 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 B. 政治环境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C. 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D. 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
|
4. 难度:简单 | |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B.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C. 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 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
5. 难度:简单 | |
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工农教育要以识字、学文化为主,“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目的主要是 A. 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 扫清封建残余文化 C. 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 宣传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
6. 难度:中等 | |
在中国历史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出版的书籍译自俄文的占了38%到45%,英文占了25%到37%,其他语种只占3%到7%。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一五”计划时期
|
7. 难度:简单 | |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②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8. 难度:中等 | |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进行教育改革的试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据统计,农村的耕读小学在校学生达2400万人,占全国小学学生总数的20%;半工半读农业中学有5.3万所,学生310万人,占全国中学学生总数的25%。由此可知 A. 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的破坏 B. 教育改革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 C.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D. 高等教育实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9. 难度:中等 | |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表。《决定》总结了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落后的原因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在《决定》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有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后我国 A.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 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10.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篡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 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 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
11. 难度:中等 |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
12. 难度:中等 | |
1952年,我国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综合性院校明显减少,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发展迅速,并相继新设了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对此次院系调整,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B. 侧重工科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C. 强化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D. 明确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
13. 难度:简单 | |
那个时期,大批红小兵走上街头,高呼“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相当一部分人凭借“根正苗红”而被推荐到各个大学。这一局而 A. 导致新时期对“文革”全盘否定 B. 促进了革命青年的成长 C. 使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才 D. 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
|
14. 难度:中等 |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子女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②④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④③②① D. ④①②③
|
15. 难度:简单 | |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海外留学人员大量回国,投身国内建设 B. 国家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C. 国家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1956年,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
16. 难度:中等 | |
有资料介绍:天津市大封堆乡有综合养殖场、团泊水库等优势条件,但缺少人才和技术。被确定为全县首批实施“燎原计划”示范乡后,以乡职业学校为依托,开展人才培训,科学实验和技术推广工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他们以乡职业学校为依托是因为职业教育 A. 师资充足教育水平高 B. 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D. 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要方向
|
17. 难度:简单 | |
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这主要表明我国 A. 科技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 B. 优先发展航天和国防科技 C. 体制改革向科技领域扩展 D.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
18. 难度:简单 | |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 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B. 教育领域进行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C. 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D.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
19. 难度:中等 | |
从1950年至1957年,《人民教育》杂志社在其所出版的77期刊物中刊登有关苏联教育的文章多达170篇。此时,苏联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出版了29万册。这样做有助于 A.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B.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C. 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 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
20. 难度:简单 | |
1995年,党和政府为加快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出了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 依法治国战略
|
21. 难度:中等 | |
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中国教育发展迈入一个新台阶。 ——历史风云网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19世纪60年代起的新式学堂与清代书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