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毛泽东同志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A.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 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 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
2. 难度:中等 | |
1957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A. “百花齐放”方针 B. “百家争鸣”方针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
3. 难度:中等 | |
人们对当时的某一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该时期最可能是在 A. 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B. “文化大革命”中 C. 1958年“大跃进”中 D.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
4. 难度:简单 | |
2010年7月3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逝世。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A. “百花齐放”方针 B. “百家争鸣”方针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
5. 难度:中等 |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 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 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 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 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 中的“百家争鸣” A. 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 抛弃了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 C. 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 推动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
|
6. 难度:简单 | |
2008年10月18日,著名导演谢晋因病逝世。他一生所执导的36部电影如同一本反映中国社会起落的大事记。他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创作于( ) A. 新中国成立之初 B. “双百”方针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 C. 改革开放后 D. 21世纪初
|
7. 难度:中等 |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橡树,十万火急》,南斯拉夫影片《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以战争和革命为题材的电影风靡中国。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不包括 A. 中国宣传、文化部门的推动 B.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崇尚革命和英雄的年代 C. 当时中国的电影事业逐步走向低潮 D. 这些影片与五十年代流行于中国的苏联影片风格上基本不同
|
8. 难度:简单 | |
“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垔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得益于: A. 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 B. “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 C.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D. 扫盲教育的大力实施
|
9.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我国涌现出如《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时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人口学、遗传学等问题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主要得益于 A. 新中国的成立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落实 C.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 我国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
|
10. 难度:简单 | |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C. “为人民服务” D.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11. 难度:中等 | |
小明在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红言颂”演讲比赛中,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有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请从下列选项中,为小明的演讲拟个标题 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科教兴国
|
12.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在1972年对当时的文化局面感叹道:“连百花齐放都没有了“这一文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经济建设重于文化建设 B. 科教落后影响文化发展 C. 政治斗争影响文化建设 D. 人才缺失导致文化断层
|
13. 难度:简单 | |
20世纪80年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文化与世界从书”、“现代西方学术文库”、“20世纪文库”、“外国研究中国从书”、“走向未来从书”等一系列书籍的出版和发行,支撑起中国学术界的半边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理论界完全摆脱“左”倾束缚 B. 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C. 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双百方针 D. 表明中国学术界已全盘西化
|
14. 难度:中等 |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 “百花齐放”的主张 B. “百家争鸣”的方针 C. “拨乱反正”的观点 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5.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杂志和出版社都被纳人国家体制之中。大众传媒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传播人民群众欣赏喜爱的民族英雄和角色模型。大众传媒的这种变化 A.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不同文化的需求 B. 使报纸杂志现实主义色彩浓厚 C. 造成建国初期中国文化凋零的局面 D. 有助于建国初期社会秩序的重建
|
16. 难度:简单 | |
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认为应该 A. 以郭沫若的观点为准 B. 百家争鸣 C. 百花齐放 D. 以范文澜的观点为准
|
17. 难度:简单 | |
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回顾历史,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以下关于“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针对政治领域 B. 主要针对学术和文学艺术领域 C. 一直得到很好的贯彻 D. 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18. 难度:简单 | |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的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主席的意见体现了 A.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B.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D. “为人民服务”
|
19. 难度:简单 | |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创作的作品是 ①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②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③历史剧《屈原》 ④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
20. 难度:简单 | |
1978年后,中国舞剧、戏剧创作日益繁荣,并且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双百”方针的提出 B.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推动 D. “样板戏”为世界人民所喜爱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他还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王能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观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 材料二1965年11月10日,经过毛泽东审定批准,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秘密策划授意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并让全国各报刊转载。……文章发表后,立即遭到了历史学界、文艺界及其他各界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姚文元的文章,对吴晗的批判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2月21日,毛泽东同陈伯达等谈话时却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缺点是没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这样把《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它直接具有政治性质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材料三1979年《历史研究》连续发表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文章若干篇,反响强烈,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大讨论。论证分为甲、乙两方。以姜铎为代表的甲方坚持洋务运动存在积极和消极、进步与反动的两点论;以李时岳为代表的乙方则“高高举起洋务运动全面进步论的大旗,把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并列,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三大进步运动”。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大潮下,这次新的论争,乙方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全国关于“洋务运动”的学术会议越来越多。 ——摘编自《看历史》(2010年11月刊) (1)材料一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给文艺事业带来的危害。 (3)材料三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双百”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