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 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 B.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 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 D.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
2. 难度:困难 | |
历史上中国社会经常动荡不安,但文化仍能保持传承,这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这表明宗法制 A. 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 B. 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 C. 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D. 保证了各民族间团结
|
3. 难度:中等 | |
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分散官员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
|
4. 难度:中等 | |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 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 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D. 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
5. 难度:简单 | |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A. 倡导公开公正 B. 重视物权保护 C. 关注人身安全 D. 强调诉讼程序
|
6. 难度:中等 | |
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
7. 难度:中等 | |
2017年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无可奈何地签署了一项针对俄罗斯等三国的制裁法案,因为此前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票通过了这一法案。这体现了美国政府权力构建中 A. 总统具有立法否决权 B. 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 C. 国会立法权至高无上 D. 国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
|
8. 难度:简单 | |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 洋务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
9.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10. 难度:简单 | |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该诗最早可能创作于 A. 1921年 B. 1927年 C. 1935年 D. 1945年
|
11. 难度:简单 | |
《敌机飞临南京》为《拉贝日记》的南京卷,是德国商人约翰·拉贝于1937年9月至1938年2月在南京撰写的日记,同时还附有拉贝保存的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及其详实说明。该史料可用于研究 A.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始末 B. 中国局部抗战的事迹 C. 日本在中国制造屠城事件 D. 国共联合抗战的原因
|
12.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早产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空想性 B.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 C. 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D. 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
13. 难度:中等 | |
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A. 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 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 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
14. 难度:中等 | |
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15.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 A. 适应了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需要 B. 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 揭开了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D. 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
1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A.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 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 C. 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 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
17.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A. 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 C. 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 D.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
18. 难度:中等 | |
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
19. 难度:中等 | |
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 A.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 B. 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圆满解决 C.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 D. 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
|
20.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A. 综合国力的提升 B. 中美关系的缓和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改革开放的推行
|
21. 难度:中等 | |
1969年8月14日,尼克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发表一篇讲话。基辛格对此讲话评论说:“一个美国总统宣称一个共产党大国、一个我们与之没有任何联系的长期以来的敌人的生存,对我们具有战略利益,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件大事。”尼克松的这一讲话 A. 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B. 释放了政善中美关系信号 C. 威胁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D. 促成了中苏同盟关系破裂
|
22. 难度:简单 | |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23. 难度:中等 | |
《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A. 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B. 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 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 D. 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
24. 难度:中等 | |
1950年7月,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创建由7.5万人组成的警察预备队。这一预备队后被改编为自卫队,成为日本重整军备的基础。另外,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庞大需求成为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强心剂。这说明 A. 美苏争霸出现新动向 B. 东亚区域形成两极格局 C. 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D. 美国调整亚太地区战略
|
25. 难度:困难 | |||||||||||||||||||||||||||||||||
下表反映的是美国著名学者萨缪尔·亨廷顿对美国几种刊物使用“自由世界”和“西方”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A. 欧美逐渐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B. 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相互背离 C. 世界冲突中意识形态对立淡化 D. 苏东剧变对这一变化起决定性作用
|
26. 难度:简单 | |
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追求,但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处于不同时代的两个特定社会之间,在时间关系方面,如西方社会和希腊社会,我们却观察到了连续的特征,我们可以将这种连续关系喻为“血缘”关系。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对比上图,指出梭伦改革前后雅典国家政权组织发生的最明显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可知,在民主政治方面,近代西方社会与古代希腊社会存在着明显的连续的“血缘”关系。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特殊的民主”的突出表现。(要求:结合具体的制度分析其特殊性)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一点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解读材料,围绕“制度变迁与人类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
28. 难度:中等 | |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卓越贡献,从中也彰显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包括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与蓄意破坏会议的美国进行斗争;对有一定和平愿望但又态度动摇的英、法既斗争又联合;对有中立倾向的老挝、柬埔寨王国政府采取和解政策;与友方(越南和苏联)密切合作、保持一致,但又不消极等待……在谈判过程中,他则始终清醒地估计到美国干涉造成战争国际化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后果,因此当出现僵局时,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妥善考虑适当的让步……极力避免谈判破裂。 ——曲星《试论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外交》 材料二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思想,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形成的……(周恩来)科学地概括出“一纲四目”思想。“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则是:(1)台湾统一于中国,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一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郭溪土《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结合所学,指出周恩来在这次会议所发挥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提出的相关国际背景。有学者认为“‘一纲四目’为‘一国两制’构想奠定了初步框架”,结合其内容加以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