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安徽亳州利辛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一、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和毛泽东分别提出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农民观,孙中山指出,造成农民生活痛苦的主要原因是地主和商人对农民的经济剥削及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强调解决农民问题的办法是政府助农民”结成团体”和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核心问题”,“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革命”,他指出,农民问题主要来自以帝国主义,军阀和地主阶级等人为的压迫问题,与水旱天灾。病虫害等天然的压迫问题,其中人为的压迫问题是目前的紧急问题,鉴于此,毛泽东赞扬“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的权力的革命”,并高度评价“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做法

——摘编自谢晓鹏《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与毛泽东农氏现之比较》

材料二

1990年3月3日,环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休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农业“两次飞跃”理论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与毛泽东农民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关于农业“两次飞跃”思想的具体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思想对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反映了1700年至1840年间不列颠和欧洲男性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比较情况

 

年份

 

1700年

1760年

1840

不列颠男性劳动力就业比例

 

工业部门

18.5%

23.8%

47.3%

农业部门

61.2%

52.8%

28.6%

欧洲男性劳动力就业比例

 

工业部门

12.6%

16.9%

25.3%

农业部门

72.0%

66.2%

54.9%

 

 

——摘编自谷延芳《中古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特点一兼与工业革命时期的比较》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据史书记,隋初,御史和前代一样,“依旧入直禁中”,直到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罢御史直宿禁中之制”。,隋炀帝这一做法

A. 缩小了监察机构的权力范围

B. 有利于监察机构的相对独立

C. 表明隋朝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D. 反映了隋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表为《十二铜表法》中的有关规定,这些条款观定

条款

内容

第三表第4条

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

第八表第4条

如果欺侮人,则罚款25苏

 

 

A. 主要是为了限制贵族的势力

B. 体现了人权至上的原则

C. 透视了古罗马社会的人文色彩

D. 使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783年,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而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 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 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

D.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传统社会,民众一般是很少组成团体来参政的,而在辛亥革命后,工人、商人、妇女等对国事、政事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反出辛亥革命

A. 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 促进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C. 改变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

D. 提高了民众民主政治的素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巴黎公社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一开始准备选举时,就在公告中号召选民“知人善任”,“挑选真心实意的人,出身平民,坚定、积极、有正义感、公认为正派的人”,据此可知,这些公告意在

A. 贯彻“主权在民”理念

B. 发动群众进行暴力革命

C. 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 让工人群众获得选举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面是西藏自区1965年与2014年部分经济指标对比表(单位:亿元),由此可知,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1965年

2014年

年均增长率

国民生产总值

3.72

920.8

12.2%

地方财政收入

0.22

164.75

14.5%

工业增加值

0.09

66.16

14.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0.89

36.51

13.1%

 

 

A. 实现了藏族同胞当家做主的愿望

B. 保障了西南地区的稳定和社会进步

C. 促进了西藏自治区生产力的发展

D. 消除了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周恩来说:“尽管过去我们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次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上国际舞台了,是一次正规戏、舞台戏,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

A.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B.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

C. 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D. 打破了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的局面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62年底,美国政府向伦敦提供导弹,要求英国支持美国提出的核力量计划,以保证只有美国”一个指头按核扳机”。随后肯尼迪写信要求巴黎也像伦敦那样做,戴高乐在复信中坚持法国发展自主的核力量。这反映出

A. 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

B. 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C. 法国坚持自主性的外交

D. 美欧同盟关系瓦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这反映出当时西汉时期

A. 政府从经济和政治上抑制商人

B. 官方垄断了商业的发展

C. 政府把商人限制在小范围内活动

D. 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人的体闲(指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方式从随意体闲日益发展成为定时休闲,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近代交通发展的迅速

B. 工厂制度影响的深远

C. 生活方式日益国际化

D. 民众财富收入的增加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进入近代,中国棉纺织业出现了“纺废织存”的现象。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西方纱厂产品的物美价廉

B. 中国棉纺织业被迫实现近代化

C. 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D. 棉纺织业内部分工的矛盾激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初,个体经营中产生雇工现象,由于担心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明文规定只准“请1~2个帮手”,“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但实际普遍超过这一限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中央采取的是“三不政策”,即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这表明当时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B. 中央已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 国家限制个体经济的发展

D. 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亟待突破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地区,“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反映出

A.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加强

B. 上海引领社会新潮流

C. 传统礼俗开始受到冲击

D. 婚俗急变加剧了社会动荡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33年6月,《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当经济危机不断恶化的时候,尽管数百万人对他恨之切切,但更多的人对他热爱万分,将他视为救世主——‘天赐的弄潮儿’。”这是因为他恨之

A. 固守“放任自由”的政策

B. 实行改革加强了国民信心

C. 解决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 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结合了社会主义体制以及资本主市场经济后应运而生的一类“混合经济”。这说明新经济政策

A. 尝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得到了美国经济模式的启迪

C. 开创了苏俄工业化的新途径

D. 利用了资本主义经济一些优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刚开始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强和国家经济矛盾的激化,各国的贸易政策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至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从来都没有完全开放市场。材料说明当今

A. 全球化已阻碍经济发展

B. 经济全球化只是局部现象

C. 世界经济出现民族化倾向

D. 经济趋势是区域集团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先秦儒家那里,权力是附属于道德的,道德的极致必然或应然就是权力的极致。汉初儒生陆贾则提出“道因权面立,德因势而行”,汉初儒学这一变化

A. 淡化道德色彩以维护统治

B. 深化核心价值以经世济民

C. 重构理论体系注重实用性

D. 借鉴法家思想以顺应时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洛克认为处于自然状态的人自由平等,大家都服从自然法。这种自然状态的缺陷在于没有成文法和公正的裁判者,甚至没有执法机关。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保护财产权,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应转让自己的部分权利,委托特定的人来行使,据此可知,济克主张

A. 社会契约论

B. 分权制衡论

C. 天赋人权说

D. 人民主权说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诗经》中的政治讽喻诗主要分布在《大雅》和《小雅》中(如下表)。这种情况

《大雅》

7首

讽刺对象主要是暴君周厉王和昏君周幽王

《小雅》

46首

主要讽刺对象是昏君周幽王,还有周宣王及其他讽刺对象

 

 

A. 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抒情色彩

B. 说明《诗经》主要记录君王言行

C. 反映当时士人具有忧患意识

D. 真实反映西周百姓生活艰辛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所获得的知识,是能推翻一些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这说明牛顿所取得的成就

A. 使人类摆脱宗教神学体系束缚

B.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想观念

C. 确立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

D. 推动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912年11月,梁启超在演说中说“中国由专制制度改为共和国体,在名义上已全属新换旗帜,而事实上试问政治现象,与从前能差几何耶?不能以架中华民国之招牌,即可谓之共和”据此可知,梁启超

A. 认为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

B. 肯定辛亥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C. 为清末新政的天折深感惋惜

D. 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农村调查》一文中指出,要做一件事,“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据此可知,毛泽东强调

A. 动员农民群众

B. 提高理论素养

C. 密切联系群众

D. 实事求是精神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说,随着中国核试验的成功,美苏再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亚非国家和英法等国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止核武器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联合国再不接纳中国是没有道理的,这说明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A. 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 极大地改变亚太和世界格局

C. 有助于改善中国外部环境

D. 为中国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莫奈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籍。材料体现莫奈的作品

A. 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B. 迫求主观化的艺术表现

C. 执着于对同一主题写生

D. 采用夸张手法表情达意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宦官本为内侍,是不许过问朝政的,但是宦官亲幸的身份,又每每使他们成为帝王施政的工具,东汉是封建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时代,食封制度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制度之一,西汉功臣勋戚都有食封制待遇,而宦官不得食封。东汉和帝时宦官郑众除掉外戚窦氏,首次获得封侯恩宠,之后宦官食封愈演愈烈。宦官们“专树党类,欺国蠢政之事,不可单书”,这伙腐朽不堪的贵族地主集团终于把“中兴”二百年来的东汉王朝戳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编自刘修明《东汉宦官集团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宋代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大都较大,极少出现东汉妹皇帝,宋代对科举制做了很大的改善,政府大大增加了取士人数,为天下读书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为官之路,很多人不用通过宦官去维持生活或进入官场,宋朝时出现了文官独大局面,而文官更让皇帝放心也便于皇帝控制,加之文官易形成不同政治势力,互相斗争,皇帝制衡权术中相应也就少了宦官集团。因而宦官在有宋一代基本未干预治

——摘编自阳全平、胡雪梅《谈宋代少宦宫干政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东汉、宋朝宦官在政治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宦官干政的认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的近代化运动是随着16世纪商业革命的兴起而发生的。商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意大利,逐渐向西欧其它国家扩展,它不声不响地创造出新的上帝一商品和货币,宣布“赚钱是人类最终的一目的”,货币逐渐取代了封建特权,因为大规模的贸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商品所有者,他们作为品所有者来说是有平等权利的,他们根据对他们所有人来说全都平等的《至少在当地是平等的)权利进行交接”。不少土地贵族参与城市经济项目的,购买公司股票,政府债券等,社会资金在城市积淀下来,过去只有几万人的城镇,变为进行跨国贸易的商品集散地,各国经济出观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逐渐破坏了各国传统经济壁障,为商品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国内外条件,获利后的商人们纷纷建厂,把资金投入手工业,使得经济要素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过去只为本地区需要而生产的城市手工,开始为远方的更大市场而产生。

——编自章开远、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平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

16~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随着棉,丝织品大量卷入市场,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兴起,“国内市场也从这时起,有了真正的扩大”,大宗商昴运距离贸易所带来的高利润,促使商业资本向着贸易中心点集中,从而使一些贸易中心点迅速城市化,仅是府治所在地的苏州,成了全国性中心市场。在运河沿线,济宁、淮安等一批商业都会共起。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江南地区的商业市镇众多,市镇周边的小生产者卷入市场,从而导致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丝织业中“大户”和“小户”就是这种分化的给果,这一时期,中国商品市场兴旺,而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刚刚起步,技术市场偶而有之。因此,它只不过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编自唐文基《16-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业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西欧近代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