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元人陈采正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它反映了( ) A. 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 “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 C. 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D. 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
|
3. 难度:简单 | |
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 ) A. 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 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 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 巩固了秦朝专制中央集权政治
|
4. 难度:中等 | |
北魏孝文帝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其主要目的是( ) A.儒家文化是中国的汉文化 B.当时的人们喜欢儒家文化 C.冯太后的影响 D.适应巩固统治的需要
|
5. 难度:简单 | |
《魏书·食货志》栽:“魏初至于大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这一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 ) A. 鲜卑从孝文帝改革后进入封建社会 B. 北魏政府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商业由萎缩而至于渐趋活跃 D. 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
6. 难度:简单 | |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这是因为他 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C.实行三长制 D.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
7. 难度:简单 | |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 A. 伯利克里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梭伦改革 D. 孝文帝改革
|
8. 难度:简单 | |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 北宋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C. 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D. 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
9. 难度:中等 |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A. 统治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
|
10. 难度:简单 | |
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 A. 保马法 B. 将兵法 C. 保甲法 D. 设军器监
|
11. 难度:中等 | |
免役祛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具体内容是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户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政府再用收取的钱雇人服役。这项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A. 农村的自耕农队伍稳定 B. 城市市民队伍的人数壮大 C. 商品货币关系比较发达 D. 放弃以前的重农抑商政策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1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初,俄国生铁产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但到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已明显落后于西欧,主要原因是( ) A. 腐朽农奴制的阻碍 B. 自由劳动力的缺乏 C. 工业资金的匾乏 D. 交通运输的落后
|
14.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
15. 难度:困难 | |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 维护农奴制度 B. 废除农奴制度 C. 推翻沙皇专制 D. 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
16. 难度:简单 |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17. 难度:简单 | |
针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关系,列宁精辟地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这一结论的真正含义是( ) A.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 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 C. 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D.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条件
|
18. 难度:简单 | |
《欧洲史》记载:“1861年3月3日的皇帝告示使一直为农奴的农民获得自由。他们在法庭上得到了平等,但土地仍属于村社。告示使农民非常不满,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 是一场欺骗,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是一场掠夺,造成了社会的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不断强化 D. 造成了社会分化,实际上培育了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
19. 难度:中等 | |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 使农民获得了自由 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 废除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0. 难度:简单 | |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A. 议定关税 B. 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 C. 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
21. 难度:简单 | |
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在后来的改革中,起到这种作用的措施是 A. 殖产兴业 B. 文明开化 C. 废藩置县 D. 四民平等
|
22.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
23. 难度:简单 | |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对日本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废藩置县 B. 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C. 实行征兵制 D. 发展近代教育
|
24. 难度:中等 | |
明治政府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 废除身份制度实行形式上的平等 B. 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C. 殖产兴业 D.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
25. 难度:中等 | |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这段材料说明 A. 日本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 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 C. 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 D. 政府扶植
|
26. 难度:困难 | |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地全部接受。 ——柏杨《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两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材料二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材料三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
2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资本主义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史实表明,明治政府是沿着经济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权力。较之于其他落后国家的政府,明治政府的“明智”不只在于它能够建立官办企业,还在于它建立官办企业的目的一开始就是明确的:率先进行工业试验,积累经验,为民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条件。 ——《官办企业的拍卖与日本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路。结合史实说明为实现这一思路,明治政府做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和魂洋才”教育原则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