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论语》中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韩非子》中却说:“古之所谓圣君明主者……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舜逼尧,禹逼舜。”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论语》的记载更符合上古时代特征 B. 有关尧舜禹的记载是后人有意杜撰 C. 上古时代还未形成“家天下”的局面 D. 《韩非子》的记载更具有史料价值
|
2. 难度:中等 | |
西汉桓宽《盐铁论》记载:“吴王专山泽之饶,海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这说明了当时 A. 亟须遏制地方腐敗势力的膨胀 B. 专营专卖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C. 盐铁专卖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D. 推行集权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
3. 难度:中等 | |
明朝末年,传教士利玛窦写道:“中国人中真正受过教育的那些人最一致的见解是,这些……信仰其实可以合并为一,所有这些信仰都是可以而且应该信奉的。”这里的“见解”说明 A. 统治思想兼收并蓄 B. 外儒内法契合实际 C.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 学术争论趋于平淡
|
4. 难度:中等 | |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A. 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B. 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C. 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D. 益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
5. 难度:中等 | |
下表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出口货物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变化状况(出口总值=100)。这一变化 A. 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 体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C. 表明列强逐步减少对中国原料的需求 D. 表明中国外贸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6. 难度:中等 | |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B. 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 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
7. 难度:中等 | |
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这反映出当时中华民国政府 A. 杜绝陈规陋习 B. 顺应时代潮流 C. 照搬西方文明 D. 提倡男女平等
|
8. 难度:中等 | |
1977年左右,以《班主任》《伤痕》为代表,集中涌现了一批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精神创伤的控诉性小说作品,这一创作潮流被命名为“伤痕文学”。这种现象反映出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文艺领域开始清算极“左”路线 C. 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
9.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这里的“陷阱”是指罗马法 A. 固化了统治基础 B. 构建了直接民主 C. 存在着阶级对立 D. 影响了近代法治
|
10. 难度:中等 | |
在卢梭看来,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生存,故为了人类社会安全的缘故,人们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另一些人。这表明卢梭认为 A. 权利转让体现了个体自由 B. 社会应提倡生而自由精神 C. 社会应由自由的个体组成 D. 自由需要社会契约来约束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英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始终居各国之首 B. 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增速不断加快 C.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 英、美、德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
12. 难度:中等 | |
反全球化与冷战后在全球范围内上升的民族主义、排外主义的情绪普遍联系在一起。在一些情况下,包括政治家在内的当地人,比全球人更反对全球化。这说明 A. 贫富差距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 B. 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矛盾凸显 C. 经济全球化侵犯了国家主权 D. 反全球化是无法逆转的趋势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华)春,“狩猎”正式开始,明成祖精心挑选的“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无疑取得了良好效果。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而另一个“连锁反应”是,观览阅兵的埃及使臣回国后,埃及随即解除了在红海对东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后最后一次下西洋的郑和,也终抵红海沿岸。 ——摘编自《明永乐帝曾举办震惊世界大阅兵》 材料二2017年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来自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等九个作战群的1.2万名士兵和600多台车辆装备参加了阅兵,其中四成装备是首次公开亮相,场面极其宏大而雄强,气势震人心魄。 ——摘编自《境外媒体:朱日和大阅兵彰显军政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永乐年间能够成功举办大阅兵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永乐年间大阅兵和2017年朱日和军演的共通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
——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次北伐”成功后,蒋介石为裁减军队节约开支起见,又想借机排斥异已,下令着手进行军队整编工作。规定全国陆军额定为60个师,并统一军制,即以师为战略单位,分甲、乙、丙三种:甲种师每师3旅、每旅3团;乙种师每师3旅,每旅2团;丙种师每师2旅,每旅2团。这种编制方案明显有利于蒋介石所控制的中央军(都是甲种师),因此遭到了各地方派系的强烈反对,甚至还因此爆发了一连串的内战。中原大战后,整军工作虽得以重启,但进展很不力。先是,计划将全军均编成2旅4团制的师,却因“一·二八事变”的发生仅编成了87、88等少数几个师。继而,蒋介石在对各地红军的围剿作战中发现,现有师的编制有些大,很不灵活,于是又将师分为三种:甲种师为2旅5团制(即2个旅所辖的4个团之外,师再直辖一个独立团或补充团);乙种师仍为2旅4团制;丙种师则不下辖旅,而直辖3个团。到了1936年前后,又有所谓“整理师”与“调整师”之分。上述编制仅限于蒋介石的中央军系统,各地方实力派的军队仍在编制上各搞一套。 ——据张岩松《国防部的辟谣新闻与蒋介石的“军改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蒋介石进行军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军事改革的特点。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17年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主题为“联合国维持和平改革;执行和后续行动”的高级别会议。会议引起联合国会员国高度重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副总统彭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分别代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与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到会并讲话。他说,每天维和人员都在为建立种久和平创造条件,维和行动仍然是一个“成本效益极高”的工具,但一些问题亟待改革,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古特雷斯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政治的首安地位,以使维和行动的部若对外交努力提供积极支持,而不是将其替代;第二,维和行动的装各应当得到适当保障;第三,维和行动应当维护联合国的价值观;第四,必须与非盟和欧盟等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构建这种伙伴关系并在各方支持下,联合国就一定能够使维和行动适应断旧挑战,使其变得更加有效和具有成本效益。” ——据《安理会商讨联合国维和改革的执行和后续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联合因维持和平改革”设想。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冕(1287年~1359年),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在王冕的诸多传世名作中,以一幅《墨梅》与一幅《白梅》的艺术成就最高,这也是两幅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名画。“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映,寥寥数笔,勾勒出枝头墨梅的淡雅芬芳,尤其是“只留清气满乾坤”一句,堪称神来之笔,读来只觉神清气爽,仿佛画作之上的墨梅陡然间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使得滚滚红尘也因几缕梅香而生出几分清雅脱俗。 ——摘编自《关于大画家王冕的故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冕画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冕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