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推动了经济发展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促进了文化整合
|
2. 难度:困难 | |
西周政府规定市场中禁止贩卖礼器和兵器;贵族买东西只能通过手下的管事和仆役等人去办,自己不能入市。以上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 限制贵族滥用私权 C.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D. 防止扰乱社会治安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晋献公想让幼子奚齐继位 B.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 C.朱允炆以嫡长孙身份继承了皇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胤禛继位
|
4. 难度:简单 | |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 分封之制 B. 郡县之制 C. 郡国并行 D. 行省制度
|
5. 难度:中等 | |
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这则记载反映出 A. 相权已经严重侵犯皇权专制 B. 君主行政权受到分割和挑战 C. 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 D. 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
|
6. 难度:中等 | |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
7. 难度:困难 |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 A.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
|
8. 难度:困难 | |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9. 难度:中等 | |
明朝科举曾采取分卷录取制度,明仁宗规定“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占比为55%、35%、10%。这反映出 A. 遴选优秀人才利国利民 B.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C.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D. 科举选才公正公平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 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 B. 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 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D.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11. 难度:中等 | |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被英国国会通过。5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从2名减至1名,共有143个有效议会席位让给新兴工业城市。这说明英国当时 A. 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B. 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C.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权 D. 成年男子的普选权基本实现
|
12. 难度:中等 | |
下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局面。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 )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3. 难度:简单 | |
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俄国
|
14. 难度:中等 | |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明恩格斯 A. 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的本质 B. 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C. 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D. 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图片中的农业技术革新对时代转型具有引擎意义的是
A. B. C. D.
|
16. 难度:中等 |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A. 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B.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 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 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
17. 难度:简单 | |
汉武帝时,盐铁大商东郭咸阳、孔仅和洛阳商贾之子桑弘羊等,在盐铁专卖期间,逐渐步入官场,主持专卖事宜。这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B.抑商政策时断时续 C.国家垄断经济命脉 D.察举制度切实可行
|
18. 难度:简单 | |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 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 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 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
19. 难度:困难 | |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质农具的统计情况(注:锸为掘土工具,镬为刨土工具)。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冶铁业发达 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
|
20. 难度:中等 | |
(题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
21. 难度:简单 | |
唐代后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A. 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 B. 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 C. 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 D. 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
|
22.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 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 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
23. 难度:简单 | |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
24. 难度:中等 | |
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记载,唐朝时,“庶人以白”,明令平民衣着不许染色,只能用麻布本色;(宋)端拱二年(989年)诏令:“县镇场务诸色公人并庶人、商贾、伎术、不系官伶人……只许服皂、白衣。”这说明唐宋时期 A.强调社会地位差别 B.纺织技术提升较慢 C.市民阶层需求不高 D.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
25. 难度:困难 | |
宋《梦粱录》记载:“(中秋节当天)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主要反映这一时期 A. 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 B. 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 C. 私商成为了商人主体 D.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
26. 难度:困难 |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
27. 难度:中等 | |
元丰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广州市舶条法》。此外,各个外贸港口还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这表明宋朝 A. 开始以立法手段管理商业 B. 加强对外贸的规范化管理 C. 积极维护朝贡贸易的体系 D. 歧视和防范外来商业人员
|
28. 难度:困难 |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
29. 难度:中等 | |
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
30. 难度:困难 |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 C. 对外贸易和商业活动的推动 D. 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
|
31. 难度:困难 | |
福建抗倭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
32. 难度:简单 | |
雍正年间,苏州地方官府告示:“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停工),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个月示儆”。材料表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地方政府保护 B. 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冲击 C. 政府维护雇佣关系的正常秩序 D. 资本家勾结政府压制工人罢工
|
33.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 C. 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 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
|
34. 难度:困难 | |
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这反映出 A. 欧洲人的消费水平远高于亚洲 B. 印度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C. 欧洲的商贸中心已经发生转移 D. 西欧具有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
|
35.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
36. 难度:中等 | |
“大地主通常把土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了16世纪的西欧 A. “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B. “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C. 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 D. 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
37.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导致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文精神传播推动奢侈消费 B. 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战乱不断致使产品供应减少 D. 海外殖民获得大量金银
|
38. 难度:简单 | |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ofNew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A. “无敌舰队”的覆灭 B. “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 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39. 难度:困难 | |
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 B. 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 C. 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 D. 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
|
40.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1576—1602年由菲律宾运到中国某物品的估值统计表,该物品量可能是
(注:比索是一种主要在西班牙殖民地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单位) A. 玉米 B. 茶叶 C. 鸦片 D. 白银
|
41. 难度:中等 | |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此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 B. 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 C. 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 D. 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
|
42. 难度:中等 | |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东印度公司被解散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 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C. 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 D. 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兴起
|
43.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B. 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 C. 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 D. 工业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
|
44. 难度:中等 |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其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他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D.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
45. 难度:困难 | |
1863年,赫斯特染料厂总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达到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笨胺和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A.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 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 科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D. 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
46. 难度:困难 | |
据1890年统计的美国20年间农村人口减少的数据,宾夕法尼亚减少40%,新泽西减少25%,纽约减少83%,康涅狄格减少60%,佛蒙特减少75%。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 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 B. 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C. 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不均匀 D. 农村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
|
47. 难度:中等 | |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 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 最终改变欧洲的传统地位 C.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 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
4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君主“以天下为家”的情况下,宫廷皇室的财政开支往往占最优先的地位和较大的份额。清代的内务府是专管皇帝宫廷和皇室财务的特殊部门,不受朝廷监察和司法机构的管辖,其收入、支出和账目都是单独制账和奏销的。如清代内务府所辖的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完全独立于国家财政之外……在政治上还拥有特权,对本地区的吏治民情、地方官治绩和官声,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密奏。内务府主要的财源来自皇庄的地租、皇店的盈利、户部的拨款、工部缴纳的实物以及盐政、织造、各省大臣进献的财货等。清嘉庆九年(1804年),仅皇家控制的榷关输送到内务府的盈余银就有九十余万两。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690年,英国议会通过几个财政法案,把政府岁入分为国王固定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两部分……给予国王威廉三世的固定岁入远少于当时的实际需要。威廉三世正常岁入每年至少缺少60万镑,用当时的廷臣埃特里克的话说,新国王被置于“仅够伙食钱”的困地。从此以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将寸步难行,“国王靠自己生活”被“国王靠议会生活”取代。国王虽然保留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一遇冲突,只要议会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 ——摘编自程汉大主编《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王室财政状况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种不同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
49. 难度:中等 | |
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 (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
50. 难度:中等 | |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