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海南省海口市2018届高中基础会考模拟试卷(一)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郑国始祖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弟弟, 他于公元前806年被封于郑。据此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郑桓公的身份是诸侯             B.郑桓公相对于周宣王是小宗

C.郑桓公与周天子不同姓           D.周宣王是周厉王的嫡长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倡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 “仁”与“礼”的学说

B. “君轻民贵”“仁政”的观点

C.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D. “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观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有学生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经济形态的特点时,收集到如下图片,下列不属于图片所示的经济形态特点的是

A. 土地私有    B. 男耕女织

C. 集体经营    D. 自给自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发昌机器厂

D. 江南制造总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资料直接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类型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国人消费国外产品势头强劲

C. 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D. 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A. 洋务运动的影响    B. 维新运动的影响

C. 抗日战争的影响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他的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决策是邓小平哪一思想推动国家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09年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下图《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是一则该报印行的上海妇女着旗袍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据此可以直接看出近代中国的进步体现在

①信息传媒

②妇女服饰

③交通手段

④政治生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是新中国历史上长期使用的票证,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全国流通的货币    B. 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C. 至今仍在流通使用    D. 是市场经济发展结果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一现象在雅典出现于

A. 雅典城邦建立的初期海市    B. 梭伦改革时期

C.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 伯里克利改革时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4至17世纪欧洲相继实现了“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其所指历史事件分别是

A.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C.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D.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

A. 蒸汽机的使用

B. 电力的广泛使用

C. 内燃机的使用

D. 核能的和平利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

A. 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 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

C. 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 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种种危机,时任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手段是

A. 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 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

C. 强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他们“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绘画中,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他们”是(   )

A. 古典主义画家    B. 现实主义画家

C. 现代主义画家    D. 印象派画家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他深受实证哲学以及动物学、解剖学的影响,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家必须面向当代生活。其作品被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他”是

A. 巴尔扎克

B. 雨果

C. 莎士比亚

D. 毕加索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有特色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是“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 

(3)选官制度是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当时的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至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③__________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中的③是什么组织?后来演变为那个组织?

(4)四五百年以来的全球化使任何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

材料三: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

(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