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题文)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A. 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 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C. 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 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
2. 难度:中等 |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3. 难度:简单 | |
明清政府要求各地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读书,学习儒家文化和礼仪;强制要求土司应袭子弟就近进官学(或司学、儒学)读书,否则就不准承袭土司之职。这些做法 A. 促进土司阶层对国家认同 B. 反映了商业发展冲击儒家思想 C. 促进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D. 标志着中央政府推行改土归流
|
4. 难度:中等 | |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
5.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关于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A. 革命根据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农业经济地域差异明显 C. 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D. 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
6. 难度:简单 | |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 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
7. 难度:简单 | |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 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 D.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8. 难度:中等 | |
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
9. 难度:简单 | |
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A. 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 B. 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 责任内阁制度已经确立 D. 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
10. 难度:中等 |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B. 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 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 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
11. 难度:简单 | |
下面为1965——1995年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贸易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示意图。这反映了 A. 发达国家依然占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 B. 国际贸易总量逐渐增加 C. 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D. 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
|
12. 难度:中等 | |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
13. 难度:中等 | |||||
时间是一个计量单位,还是人类用于记录历史、开展各种工作所必需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比两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关联,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14.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经常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反美浪潮此起彼伏,而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形象。1960年,肯尼迪在他的竞选演讲中提到,不发达国家有许多领域急需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专家,而在莫斯科、北京、布拉格和东柏林,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教师、工程师、医生和护士正在为海外工作接受训练,这些苏联援外人员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不惜在海外度过一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部门中素质低下的大使和衣着考究的门外汉,他们对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一窍不通,在那些训练有素的苏联援外人员面前败下阵来。对于这样的挑战,只有愿意为自由事业服务的美国青年男女用他们的技术和奉献精神献身于自由事业,才能回击并完全有能力制止赫鲁晓夫先生的使者削弱自由世界的尝试。1961年3月1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建立和平队的特别行政命令。和平队成立的最初四个月里,总部共向加纳、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九个国家派遣了124名志愿者,包括地质学家、测量员、土木工程师、教师和医生等,和平队的历程由此拉开帷幕。 ——摘编自(美)凯琳·史薇姿《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和平队的口述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肯尼迪“和平队”主张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队”的作用。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章太炎墨学研究的三次变化,无疑与世道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他在维新变法时期归宗儒学,竭力尊孔,虽好先秦诸子,但主要是老庄,且未精读。他曾说“余虽少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其多于法相相涉”,受康有为影响主治古文经学,于墨子治学不多。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对儒家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墨学研究兴于此时,是其彰墨时期。彰墨主要是处于救亡图存与排满革命所需要。此时他的批儒扬墨,还与当时康有为极力提倡的新教改革——创立孔教有关。康有为提倡保皇立宪,反对排满革命;章太炎则强烈主张排满革命,激烈地批判孔教,认为孔教不合中国革命所需;墨教则被认为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具有对统治者的反抗性,有助于革命精神培养。1914年后的批墨和抑墨则是一战后,他对于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后的结果。特别是1931年之后日本加紧侵华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使其更加认同儒学,强调经书中蕴含的民族大义与国性修养之道。 ——摘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章太炎墨学三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章太炎对墨学与儒学态度的变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