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成就了晋文公“取威定霸”的业绩。同年冬天,晋文公在温(河南温县)会盟齐、宋、鲁等诸侯,周襄王被召唤赴会。这说明当时 A. 处于西周末期,宗法分封制崩溃 B. 晋文公取得了直接控制诸侯的权力 C. 周天子仍是道义上的“天下共主” D. 周天子的权威彻底被大国诸侯取代
|
2. 难度:困难 | |
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见颜元 A. 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 B. 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 C. 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
|
3. 难度:困难 | |
甲骨文中有关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很多,但商王并非直接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商代( ) A. 弥漫着迷信色彩 B. 占卜决定戎和农 C. 宗法观念已形成 D. 祖先地位高于神
|
4. 难度:困难 | |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 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 洋务运动已宣告失败 C.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 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
|
6. 难度:困难 | |
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1856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这反映出 A.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 陈腐观念逐渐淡化 D. 学习西方成为共识
|
7. 难度:简单 | |
中国第一套完整、系统的新式教科书是190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最新教科书》。教科书不仅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该教科书浓厚的“日本元素”表明 A. 中国人期冀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 B. 外国侵略势力力图控制中国教育 C. 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占据优势地位 D.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传统相近
|
8. 难度:困难 | |||||||||||||||||||||
下表是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化表,这反映了(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B. 乡镇企业迅猛发展 C.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D.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
9. 难度:简单 | |
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 A. 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 B. 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 C. 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 D. 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
|
10. 难度:中等 | |
1775年,大陆会议通过了一项由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签名的致易洛魁人的宣言,其中就引用了易洛魁人自1744年以来的建议。该建议成为美国的象征“鹰箭图案”(如下图)的根源。 易洛魁人和其建议分别是( ) A. 英国人、争取独立和自由 B. 法国人、争取独立和自由 C. 印第安人、组建一个联盟 D. 基督神父、组建一个联盟
|
11. 难度:中等 | |
史料记载: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这反映了 A. 经济活动影响着政治地位的变化 B. 经济发展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C. 工业革命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12. 难度:中等 | |
美国学者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致。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A. 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其取代 C. 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专利制度萌芽于晚清时期。洋务派将西方专利移入中国,为防止“他人争衡”而加以歪曲,形成一种封建垄断特权,即洋务企业10年专利权(以政治特权为后盾,保护、扶持官督商办企业的权利)。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之前中国所有现存的、表明国家努力提供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实例看来,其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护皇权。官方的保护只是稍带而肤浅地触及对个人或并非对国家的实体的财产利益的创造或维护,或是涉及对作者地位或发明创造性的褒扬(封建统治者通过赐匾封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法律来保护私权而更好地激励发明创造)。” ——摘编自徐海燕《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技术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资本家纷纷要求以国家法律形式确认发明的私有财产地位。同时,英国政府把专利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专利授予的规范化,制度化。英国议会于 1623 年制定了《垄断法》,废除了过去封建特权制度,同时建立起对真正的发明予以专利保护的制度。该法规定:授予专利的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专利权有效期14年。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1852年专利法修正案》颁布,要求发明人必须充分陈述发明内容并予以公布,以此作为取得专利的条件。这样,专利制度就以资产阶级合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了,专利说明书也出现了。这样,一套完整的申请、审查、授权、保护专利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摘编自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英两国专利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专利制度各自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行起来。汤因比的观点代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传统观点,他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或断裂,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质疑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认为英国的所谓“工业革命”并非短时间完成的。克拉潘在他的名著《现代英国经济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国没有一种工业已经度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我们发现工业革命进行了两个世纪。之前还准备了两个世纪”,“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又至少为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看来真的需要一个新标记了”。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等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革命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代漕运遭到极大破坏,更使中央财政空竭。当时的漕粮都是散装散运,不仅沿途消耗量大,而且便于沿途官吏的截留和盗窃。漕运都由地方承办,纳税户均出脚钱,从民间无偿征发船工与船只,委托富户为“船头”。他们对船工虐待勒索,以致“人不堪命”。漕船因征自民间,窄小破旧,极易损坏。 为了解决漕运的问题,盐铁转运使刘晏对漕运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命“囊米而载以舟”,把米装进麻袋,再上船起运。又立纲运之法, “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同时,他在淮河以北列置巡院,在扬州设置漕转院,由国家训练船工水手,漕务完全由中央管理,漕船也由国家制造。从此漕船坚固,使漕粮得到了安全。此外,再利用盐利的收入,分别雇用船工进行漕运,并由国家直接管理。此次漕运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成功地解决了安史之乱后财政调拨上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摘编自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漕运改革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