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最后30天高考历史冲刺卷(十三)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某地有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反映了

A. 祠堂文化在中国大为盛行

B. 宗法制度的影响深远

C. 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D. 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农历”。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 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 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

C. 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

D. 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明代后期玉米、甘薯传入中国,迅速在全国各地扩展,就如图所提供的信息,某校学生提出的相关研讨主题比较恰当的是

A. 湖广地区农田垦殖与经济重心南移

B. 高产作物与明清之际人口持续增长

C. 农作物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率提升

D. 地理大发现与农耕文明遭遇的冲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学者说:“辛亥革命的失败不是让权,不是妥协,而是在民元之后重建的新国家新制度,基本上没有按照南京临时政府的规范往下走。”这说明

A. 民主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B. 民主发展需要政权保障

C. 政府“规范”过于理想化    D. 民主实践事关政权兴亡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学者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的依据是新中国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提出“一边倒”的方针

C. 参加万隆会议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 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 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 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 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90年8月,东德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100页的统一合约。10月3日,当时的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合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以下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两个德国以平等的地位完成了统一

B. 魏茨泽克的讲话与统一实际相矛盾

C. 西德经济高速发展是统一根本原因

D. 两德和平统一引起"美好"东欧剧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大众消费时代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技术革命加上市场的发展和分期付款购物法的传播,彻底打破了新教徒害怕负债的传统顾虑,最终导致消费社会的降临。由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

A. 经济政策需要调整

B. 供求矛盾存在激化的危险

C. 宗教观念受到冲击

D. 科技进步拉动了民众消费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著名政论思想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美国的居民一直在向世界展示他们引以为做的想象力,而他们达到这项荣誉顶点的时期,正可以说是美国国家权力自动放弃统治权的最高潮时期。”“看到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立法者道知他们政府运行的龄轮已经停止运转后,仍能不带一丝惶恐和畏惧的进行自我反省,深入检查故障产生的原因,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去寻找医治之法,在找到办法后,又能超越人性的弱点,不落一滴泪、不落一滴地自原服从它,还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结合材料与所学业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关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郑成功在父亲降清后,继续从事抗清活动。北伐败归后,郑军取粮的范围日益缩小,又与清廷和议不成,他深感局势严重,开始考虑向台湾作战略转移。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清廷“国丧”停兵不举,郑成功乘机进兵台湾。苦战之后,荷兰人乞和。他说:“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摘编自白至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材料二晚清以前郑成功所代表的精神,大体亦是传统的“遗民忠义”。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刘师培便观察到,“稍为能说几句排满革命的,都晓得说郑成功是个英雄”。革命者柳亚子言唯有英雄能“排异种以殖新地”。而郑氏能使“欧权鼻祖之兰(荷兰)逡巡让步”,也能使“满族余奴之汉种发奋争先”。

——摘编自陈忠纯《近代国人对郑成功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传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橄括郑成功进兵台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重塑的郑成功形象及其目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