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2017-2018学年度2018届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宋话本《阴骘积善》描述,茶肆环境优雅,常常有很多人在这样的茶肆习学乐器,或唱叫,这叫作“挂牌儿”,炫耀伎艺,派头十足。这段材料说明

A. 北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茶肆经营打破时空限制

C. 戏剧产生于市民生活中

D. 市井生活带动艺术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为此

A. 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

B.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C. 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 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 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 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 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  

分封遗风    宗法观念    皇权思想    世袭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它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 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 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 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 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 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中后期出现了“缙绅家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 择偶标准开始转变

C. 奢靡之风甚为流行

D. 传统观念遭受冲击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尽管1832年改革是相当保守的,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向着贵族寡头借以垄断国家政治大权的堡垒——旧的议会选举制度打响了第一炮。”这是因为改革:

A. 改变了贵族把持英国政治的局面

B. 防止了英国走向垄断帝国

C. 使议会重回国家政治的权力中心

D. 使议会席位分配趋于合理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说:“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这一论述主要是肯定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中体西用

D. 维新变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论真理》中记载了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据此判断:普罗泰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

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图中的②对应的行业应该是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

D. 教育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这表明英美两国

A. 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

B. 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

C. 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 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的会馆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兴盛于清朝康乾年间,是时“姑苏为东南一大都会,五方商贾,辐辏云集,百货充盈,交易得所,故各省郡邑贸易于斯者,莫不建立会馆”。讫于晚清,苏州会馆共约50所之多。这些会馆大部分由工商业者(民商和绅商)创建,如钱江(绸商)会馆、仙翁(纸商)会馆、东越(烛商)会馆、大兴(木商)会馆、武安(绸商)会馆、毗陵(猪商)会馆等;其次还有地方官员与商人合建的会馆,如岭南会馆、三山会馆、江西会馆、吴兴会馆、安徽会馆等。

                                 ——摘编自吕作燮《明清时期苏州的会馆和公所》

材料二  苏州商务总会创立于1905年,为全国著名商会之一,1914年,成立商事公断处,仲裁商人间商事之争议。1914年7月至1919年5月,该公断处总共受理各类商事纠纷案39起。苏商总会于1916年按照《商会法》之规定,改组并制定《苏州总商会章程》,规定“凡在苏州商埠范围内经营商业,开设商店,民国商法视为有能力者,经众认可,均得为本会会员”,“每选举时,一选举人一选举权”。1919年5月18日,苏州总商会议决“本会各商愿为政府后盾,不用日货,并应提倡国货”。苏州商会还组织商人参加外国商品博览会,积极出面为工商业者办理创新产品的申报手续,协助治安防疫事宜,参与娱乐行业管理,整顿钱债积弊,协调捐税征收等。

                                 ——摘编自朱英《民初苏州商会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州会馆的特点,并简析苏州会馆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会馆相比,苏商总会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并对苏商总会的活动予以简要评价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6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为了追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南京全城鸣笛致哀,并组织开展青少年公祭诗歌朗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2年l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了所谓的“史汀生主义”,它规定,凡有损中国独立和领土完整、违背“门户开放”政策的条约,凡使用违反《巴黎公约》的手段而造成的条约,美国一概不承认。这一规定几乎没有产生实际效果,因为日本军队只对优势力量起反应,而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得可以勇敢地与在远东的日本相对抗。此外,所有西方政府都为紧迫的国内问题所烦扰。

一一《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些陆军医院都非常简陋,不卫生,完全谈不上舒适。伤兵们就穿着他们肮脏的烂军衣躺在硬邦邦的木板上,有的就只能在地上躺着。被单是稀有的珍品,蚊帐在夏秋季应该是必需品,但几乎没有。食物也非常差。有许多地方,米不多是唯一可食的东西。伤兵每人每天有两角钱的给养,完全可以买来一些较好的食物,而且有些医院确实这样做了,可是更多的医院都在想方设法克扣这两角钱。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连足够暖和的毛毯或睡褥也没有。

——弗雷达·阿特丽《扬子前线》(外国人看中国抗战系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史汀生主义”提出的相关中国和世界历史背景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弗雷达·阿特丽眼中的中国的抗战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没有庆祝活动。关于停战协定签字的消息在时代广场灯光新闻牌上闪烁着,人

们驻足读着这一通告,耸耸肩膀继续走路,不像欧洲胜利日和对日作战胜利日,没有欢呼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艾森豪威尔显然是实现了他结束战争的竞选诺言,但是这一结局丝毫也未能振作美国的民族精神。

——解力夫《朝鲜停战实录》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状态……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和旧的冷战时期安全秩序尚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军事对峙的根源……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彻底摆脱冷战影响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是顺应时代、能代表各国利益、真正起到维护本地区安全的机制。

                        ——高海宽《相关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作用》

(1)据材料一,这场战争为什么“不像欧洲胜利和对日作战胜利日”那样受到美国人的“欢呼”? 

(2)据材料二,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依旧处于不安状态”指什么? “建立一个均衡的、各国共同参与的、平等的”东北亚安安机制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据此,你如何理解战争与和平?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甄(1630-1704年)号圆亭,清达州人。顺治十四年举人,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不久坐事革职,寄居吴下,潜心着述,家徒四壁,父母、兄死不能葬,仍振笔着书不缀,乐在其中。谓君子当厄,正为学用力之时。自负甚高,交往甚少。已之书稿,爱之如宝。批判“君权神授”,认为君主只不过是“匹夫”、“独夫”而已。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认为杀人之事,帝王居其半。官吏杀人,皆非彼之所杀,“天子实杀之”。其将官吏之“贪”视为天下最大的虐政之一。认为多官害民,天下难治,非民而官。认为人相处应如兄弟,同处天地之间犹同处一帐之内,并认为此“天地生人之道”。主张允许“士议于学”、“庶人谤于道”,“让庶民干政”。呼吁治不平必须富民,提出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户空虚,虽府库积财如山,实为贫国。著有《衡书》,含有权衡天下之意,后改名为《潜书》,另有《潜文》、《潜诗》等。

——摘编自《中文百科在线词条资料》

(1)根据材料,概述唐甄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唐甄的思想主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