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省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这里的双方

A.奴隶和奴隶主

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C.平民和贵族

D.改革派和保守派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6世纪初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包括

①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②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③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④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楷模作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该项措施应为(  )

A. 颁布解负令    B. 发展工商业

C. 实行津贴制    D. 财产等级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政体在三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二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三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 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B. 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C. 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D. 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公元前593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之他只能选举却没有被选举权。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A. 第四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一等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两国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 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 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C.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 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 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 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其中著名的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其共同根源是

A. 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D. 各国君主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史记·商君列传》载,“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商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取信于民,树立政府威信

B. 以此挑选有胆识者

C. 建立个人威信,笼络人心

D. 显示其权势,以警告反对者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

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 

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北魏因改革成为强大帝国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小李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李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②迁都洛阳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青苗法、募役法

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免役法、更戍法

D.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注:指18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

A. 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

B. 俄国农奴制的阻碍

C.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 机器工业极其落后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 维护农奴制度

B. 废除农奴制度

C. 推翻沙皇专制

D. 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政治改革。这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包括

①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

②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③推动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④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为纪念俄罗斯农奴制改革150周年,2011年2月1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发行了一枚精制金币。金币的下方图案除了“1861”字样外,还有一条断裂的锁链。“断裂的锁链”象征着

A. 俄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 1861年改革并不完美

C. 广大农奴从此获得解放

D. 农民对改革并不满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农民卡瓦廖夫可以

①自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

②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

③自由外出打工和游历

④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866年5月13日,在写给大臣委员会主席的指令中,他对自己任务的解释是“保护俄国人民免受那些刚刚萌芽的伪理论的侵略。这些东西会动摇社会的基础”。“他”最有可能是

A. 车尔尼雪夫斯基

B. 亚历山大一世

C. 列宁

D. 亚历山大二世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主要原因都是

A. 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B. 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C. 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