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各国民众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如:韩国的穿草鞋登山、敲新年钟,英国的传统新年巡游活动,欧洲的冬泳,葡萄牙的斗牛比赛……透过世界各国不一样的跨年习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不同民族文化特有的韵味 ②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 ④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自古以来,总有一些呐喊,让人热血沸腾。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宋哲元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陈毅的“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都是穿越历史的呐喊、热血写就的精神。这些呐喊、这种精神 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征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3. 难度:中等 | |
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年第一版相比,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共计减少547个职业。职业分类“吐故纳新”源于 A. 中国经济社会大变迁 B. 职业分类方式的创新 C. 人们社会意识的更新 D. 就业创业观念的变化
|
4. 难度:中等 | |
1890年,上海织布局生产的棉布投入市场。政府规定织布局产品从上海或其他通商口岸运货到内地销售,按照洋布的通例,都在上海统一征税。由此可知,清政府 A. 限制上海织布局的销售量 B. 减免洋务企业的内地税收 C. 对市场进行了合理的评估 D. 鼓励支持上海织布局发展
|
5. 难度:中等 | |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
6. 难度:中等 | |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 C. 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 D. 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日军
|
7. 难度:中等 | |
1941年,中国政府即与美英政府交涉废除现有不平等条约,美方承诺“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1943年中美中英新约签字,其他一些享有在华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政府互换照会。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 B. 中国在外交领域逐渐自强 C. 美国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 D. 战争冲击美英的国际地位
|
8. 难度:中等 | |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 A.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 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 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
|
9. 难度:中等 | |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播葡萄架的,本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典型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 B. 注重调节公民之间债务纠纷 C. 严格限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10. 难度:简单 | |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 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B. 强调维护民主的重要意义 C. 崇尚自由和理性 D. 保持习惯法传统
|
11. 难度:简单 | |
俾斯麦说“德国宪法的制定不仅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美国”。这主要表现在德国 A. 实行了联邦制 B. 皇权受到限制 C. 设立责任内阁 D. 议会有立法权
|
12. 难度:中等 | |
洋务派创办的天津机器局“今其制造,略已扩充,制造制铁机、制铜机、火药炮弹、铳炮、钢铁诸器,并铸造银货,其分厂极多······(甲午)战后颇有扩张,其业之兴盛有可望也”。这表明甲午战争后 A. 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洋务企业未完全破产 C.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 洋务企业已宣告失败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西欧不同,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古代海外贸易的基础及主要内容是丝绵织品及各种土特产。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有利条件的,宋元至明初与海外的贸易往来规模也相当可观……然而中国终究由于缺乏内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商业化的海外贸易活动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中外学者一般认为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843年英国与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协定税则,主要进口货的税率比以前粤海关的实征税率降低了一半以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提出值百抽五的原则,再次降低税率。但实征从未达到5%。1902年修订协议后,进口货平均实征在3.2%左右,成为举世罕见的最低税率。 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是农副产品,其中以茶叶、生丝为大宗。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茶叶占49.33%,生丝占36.48%;1883年茶叶占43.70%,生丝占24.88%;1893年茶叶占23.71%,生丝占22.11%。……在出口总计中,如1873年工业品占8.97%,丝织品占3.14%;1883年工业品占18.23%,丝织品占6.67%;1893年工业品占20.45%,丝织品占7.53%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明中叶以后中国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有何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觉得应该如何推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铁路发展大事记
——据《中国铁路发展史》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5. 难度:困难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 ——摘编自俞大华《道光皇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4年6月,一战爆发。8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局外中立条规》,宣告中国恪守中立,一切事宜,均按国际公法办理。1915年,协约国为打击德国在华势力,曾劝诱中国加入协约国阵营。袁世凯政府为摆脱日本控制,亦有参战打算,终因日本反对作罢。《朝日新闻》对中德问题有评论:“中国参与战事,将于和平会议得一席地,而获与日本对等之投票权,则会议处分青岛等问题时,日本将不利。”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而致美国参战,协约国胜券已握。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出严正抗议。协约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后,转而支持中国参战。北京政府内部却意见不一,演变出府院之争,最终段祺瑞掌握政局,决定参战。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识之士皆主张对德宣战并掀起舆论热潮。8月中国正式对德宣战。中国随即收回德奥在华特权,掀起对协约国的修约谈判 ———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期间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认识。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清代,政府始终认为边衅是由林则徐办理不当引起的,以致于三十年后当李鸿章在台湾问题上与日本谈判取强硬态度时,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竟骂“李鸿章要做第二个林则徐!”清朝的时人笔记中,也有把林则徐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身长不满六尺,而英光四射,声如洪钟,顾其早入仕途,虽在交通便易之城,而亦不知外国之情况……共历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逐日皆有文武官员监视,外人之来观者,详记其事,深赞钦差大臣之坦然无私。自吾观之,于腐败官吏中,而林则徐竟能不顾一切,毅然禁烟,虽其计划归于失败,而其心中,则为人民除去大害,可得昭示天下,故民族之光也!其失败之主因,多由于对外知识之浅陋,以为英国毫不足畏,欲以武力恫吓解决,乃不辨明有罪无罪,一律围困之于商馆,使其饿而缴鸦片。” ——根据《对林则徐评价的时代变化》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林则徐被清政府视作“国家致乱第一祸首”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评价林则徐与清政府有什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