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赢政时,铸“半两”意在( ) A. 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 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 C. 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 D. 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
3. 难度:困难 | |
郑骞在《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中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这表明唐宋文化 A. 集合起前代文化精华 B. 居于文化轴心的地位 C. 引领着后代文化变革 D. 具有融会贯通的特征
|
4. 难度:中等 | |
明朝初年,浙江嘉兴水稻亩产1126市斤,有“粳稻之乡”之称;明中期以后,嘉兴成为种植桑、豆、棉、麻、烟草等作物的专业区。嘉兴种植结构的转变反映了 A. 农业生产方式呈现资本主义化 B. 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密切 C. 太湖地区已失去经济重心地位 D. 价值规律影响了农业产业调整
|
5. 难度:中等 | |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 历史事实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 历史叙述含有作者的主观因素
|
6. 难度:中等 | |||||||||||||||||||||||||||||||
以下是“1901年至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这种地区差异主要源于 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
A. 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劣 B. 近代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C. 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D. 国际局势演变的不确定
|
7. 难度:中等 | |||||||||||||||||||
如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据此可知,当时 A. 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B.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 C. 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 D. 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
8. 难度:中等 | |
1986年4月到6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很多地方报纸,都集中报道了不少在企业改革中有良好表现的先锋人物被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打击诬告的事件。这些报道 A. 宣传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旨在纠正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C. 打破教条主义的长期束缚 D. 有利营造推进改革的社会氛围
|
9. 难度:中等 | |
(题文)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基本形成了一项由富人承担的“为公众办事”的捐献制度。“富有阶层对荣誉的渴望促使他们频频自愿承担公益捐助,而且这种捐助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回报。”由此可见,雅典的“捐献制度” A. 消除了公民之间的不平等 B. 是雅典追求公民自由的体现 C. 提高了富人的政治影响力 D. 使富裕阶层获得了政治特权
|
10. 难度:中等 | |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A. 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 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 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 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
11. 难度:中等 | |
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钢铁工厂创办资本只需几千英镑;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A. 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 B. 体现了生产组织的与时俱进 C. 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表明欧美放弃自由主义思想
|
12. 难度:中等 | |
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判断 A. 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 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 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 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绅士一般从贡生和举人及其以上功名、学品、学衔当中选拔,但这些人也未必 都能得到任命;还有通过捐纳获得了虚职而实际没有任用的;曾经做过官,有的离休退职或罢官的等等。整个绅士阶层可分为上下层。上层绅士由学衔或官衔较高的绅士组成,而下层绅士主要包括学衔较低或通过捐纳获得较低功名的绅士。绅士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集团,绅士通常被看做能与地方官员平起平坐。他们的特权主要体现在礼仪、法律、经济三个方面。 ——摘编自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 材料二 近代绅士集团的转型,最初表现为绅与商的交叉渗透。绅商的互渗现象又经历了一个商对绅的渗透,绅向商的转化的变动过程。在这一变动过程中,社会价值定向由传统的绅士集团转向了近代的商人阶层。甲午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逆向渗透”迅速地被“顺向渗透”所取代。绅士阶层在“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感召下和“商战”思潮的导引下,相率“弃士经商”。传统的“功名”身份已失去了原有的强大吸引力,绅士们热心于经营商务,寻找新的出路。一时秀才工厂、生员公司林林而立。“绅士”以其特有的社会地位投资于近代企业,借助于“通官商之邮”的特殊地位,很快成为“既贵且富”的重要社会势力。 ——摘编自王先明《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绅士阶层的构成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绅士集团转型的表现及其影响。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以皇帝赏赐和政府开支作为主要发行渠道。九年,下令“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罪之”,只许以金银向政府换纸钞。十年,允许铜钱与宝钞共同流通使用,官方价格是宝钞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但洪武二十七年,宝钞一贯只值得铜钱一百六十文。到了宪宗时期(1465—1487),一贯钞不等于一文钱。实际上自弘治(1488—1505)以后,钞票早已不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支付的是银和铜钱。 洪武末年,白银已在民间交易中盛行。白银交易在正统三年(1438年)后大增,占契约总数的64%;景泰与天顺年间(1450—1464),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宣德年间(1426—1435)江南一带推行以足色有金花的银两折纳田赋,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更是推广金花银法。此后,在宪宗成化至世宗嘉靖诸朝的盐课、茶税、钞关等变革中,税收折银实现了制度化。 到万历九年(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规定杂役等项并入田赋而“计亩征银”,白银最终成为普遍通用的法定货币。这时,商人以银量富,官僚地主竞相搜括积银。虽然当时大肆开采银矿,但还是发生白银不足的现象,明末崇祯时(1628—1644)“银荒”愈演愈烈,成为当时社会问题。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宝钞崩坏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特征,并简析其影响。
|
16.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年后,美苏双方关系出现微妙变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和平取胜战略”,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赫鲁晓夫提出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目标。在德国和柏林问题上向美国施压,1958年11月,苏联政府向西方三大国政府发出照会,要求美、英、法在6个月内撤出它们在西柏林的驻军,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把进入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权转交给民主德国。美、英、法拒绝了苏联的要求,并宣称苏联如果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他们将不惜诉诸武力。这就形成了战后第二次柏林危机。面对西方的强硬态度,苏联放低了调子,表示希望通过国家领导人互访和会谈,改善东西方关系。美国同意召开新的四国首脑会议,讨论柏林问题。1959年,美苏进行了戴维营会谈,尽管双方没有做出实质性让步。但是,双方宣布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也实现了美苏暂时的缓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柏林危机”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柏林危机”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及启示。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遭到了严重破坏。唐德宗即位后,陆贽被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陆贽一心想报效恩遇,锐意于治,“政或有缺,巨细必陈”,为德宗所看重,后出任宰相。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经济问题,陆贽主张采取以下一些改良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凡所占田,约为田限”;实行轻徭薄赋,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降低剥削率,十分取一,“裁减租价,务利贫人”;适当缩小“贫富悬绝”的巨大差别,“微损有余,稍优不足,损不失富,优可赈穷”,使“贫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节约国家开支,“量入以为出”,使用度有节。陆贽还认为“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为了“啬用节财”,他提出“窒侈欲以荡其贪风,息冗费以纾其厚敛”等。总之,陆贽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均节赋税”、“养人资国”,这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贽主张改良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陆贽的改良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