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滇南本草》(成书于1436年)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药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 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 B. 《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 《滇南本草》书中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D. 《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
2. 难度:困难 | |
据孔泾源教授研究,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使得一大批富商大贾富甲一方 B. 使工匠和商贾始成官府管理的奴仆 C.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互配合 D. 拓展了地方官凭土贡而晋升的机会
|
3.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研究指出,宋代官僚士大夫是当时书画消费的主体,部分平民也趋之若鹜。这反映了宋代 A. 城市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世俗化 B. 市民阶层形成带动大众文化品位提升 C.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构建的手段 D. 书画艺术变革加剧社会结构变化
|
4. 难度:中等 | |
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这主要由于明代 A. 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 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 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 政治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
5. 难度:中等 | |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 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 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C. 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D. 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
6.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奠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大多数人民……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这反映出 A.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B. 人民不支持辛亥革命及其宪法 C. 《临时约法》制定得太过仓促 D. 社会变革缺乏相应的群众基础
|
7. 难度:中等 | |
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该思想 A. 否定了八七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B. 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 C. 应是国共对峙局面形成的结果 D. 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
8. 难度:简单 | |
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宪法修正案的发展 A. 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得到了法律保护 B. 反映了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速 C. 体现了宪法成为治国的根本方针 D. 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
9. 难度:简单 | |
在放逐投票时,一个公民主张放逐政治家阿里斯提德。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 A.雅典公民的理性精神 B.陶片放逐法的公正性 C.雅典公民的自由意志 D.陶片放逐法并不实用
|
10. 难度:简单 | |
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提出了愈完善就愈接近自然的基本原则,艺术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为精确观察而进行的实验、透视法所带动的数学方法的兴起,促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这说明 A. 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 B. 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 C. 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 D. 近代科学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
11. 难度:中等 | |
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注意到时:“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这反映出 A. 下院的职责是通过政府议案 B.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C. 内阁权势的扩张 D. 议会对政府具有行政监督权
|
1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表中数据表明 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档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变为“湖广熟,天下足”。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大酸、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牛,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动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人民公社体制的自身弊端使它难以为继,由农民创造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速了它的瓦解。1983年,存在25年的公社制度被正式废除。公社政治上的作用转移到新成立的乡镇政府。农村受压抑的经济潜力的成功释放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使农村社会呈现出显著变化……有些地区在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引导,政权管理机制在村一级出现断层,农村社会呈现无序状态。乡村基层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和国家调控能力的普遍弱化,不能不使国家急需以新的组织形式来重建农村秩序,正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这种变化,使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在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0年后,……村民自治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一一摘编自薛钰《试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政治民主建设的互动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与近代农业发展的差异与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
14. 难度:困难 | |||||||||||||||||||||||
材料:下表分别归纳了部分西欧启蒙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言论。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题文)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
16. 难度:简单 | |
材料:60多年来,德国政府虽然几经更迭,但在对待战争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上却始终如一: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罪责。1949年奥多尔•豪斯(时任联邦德国总统)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1970年勃兰特总理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惊人一跪”;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将5月8日(原为“战败日”)改为“解放日”,得到80%德国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德国也不断为赔偿立法,积极对犹太人等战争受害者进行赔偿。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对战争反思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开始“反思”的历史背景及反思产生的影响。
|
17. 难度:困难 | |
(题文)材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不久,包拯改任监察御史。他提出建议:“国家每年用岁币贿赂契丹,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应该训练士卒、选拔将领,致力于充实和巩固边防。”又请求朝廷重视门下省封驳制度,以及废罢和禁锢贪赃枉法的官吏,选拔地方长官,实行对补荫弟子进行考试的制度。当时各路转运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摘取无关紧要的小节来上奏弹劾官吏,专门以苛刻的考察来相互标榜、自诩高明,使得地方官吏十分不安,包拯于是请求朝廷废罢了按察使之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们把看到包拯的笑,比作黄河水变清一样难。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阁王爷包老。”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选编自《宋史•包拯传》译文 (1)根据材料,概括包拯在监察御史任内提出的建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拯流芳千古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