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近代中国驻外公使郭嵩焘(1818—1891)旅居英国时感叹:“政教风俗,欧洲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郭嵩焘此论 A. 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 B. 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 有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 D. 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
2. 难度:中等 | |
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可以说明( ) ①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②范旭东是位爱国资本家 ③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3. 难度:简单 | |
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A. 近代军事工业 B. 手工工场 C. 近代民族工业 D. 官办企业
|
4. 难度:中等 | |
(题文)1903年,张謇开始致力于南通的城市建设,一度使南通成为“中国最进步的城市”;1922年,朱葆三在上海郊区购地1000亩,欲仿南通经验建实验城,同期,荣氏兄弟在无锡尝试“劳工自治区”,此外,卢作孚在重庆北碚,陈嘉庚在福建集美均有类似的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努力。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反应出当时 A. 商人群体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阶层意识 B. 中央集权孱弱社会缺乏有效整合 C. 战乱频繁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寻求自保 D. 中国现代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
|
5. 难度:中等 | |
光绪十六年(1890)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材料所述现象 A. 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 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C. 导致自然经济日益走向瓦解 D. 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
6. 难度:简单 |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C.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D. 民族资本首次超过外国资本
|
7. 难度:中等 | |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1901年,全国20余所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为:广州5所,天津4所,上海3所,福州、南京、北京、武昌、台北各2所,珲春、烟台、旅顺、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B. 洋务运动人才需求突出 C. 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
|
8. 难度:困难 | |
据《江湾里志》记载:“自上海辟为租借地后,……农民以应供求起见,有舍棉,稻而改艺(种植蔬菜)者, 功虽倍,……获利倍蓰,本乡之东南部大郡都如是。”这说明当地 A.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B. 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C. 棉纺织业出现衰落 D. 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
9. 难度:简单 | |
(题文)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由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下列企业中,最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开平煤矿 D. 上海发昌机器厂
|
10. 难度:中等 | |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清朝商帮长途贩运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 中国内地农村商品化程度高
|
11. 难度:中等 | |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时的主要企业是 A. 化学工业 B. 手工业 C. 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 D. 重工业
|
12. 难度:简单 | |
“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动荡和不安的时期。荣氏企业也和全国所有民族企业一样,在内外压迫下,蒙受了不少损失。”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外国资本主义加紧经济侵略 ②北洋军阀的割据和混战 ③国内工人罢工运动大力抵制 ④国民政府时期的内外形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3. 难度:困难 | |
1922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 C. 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 D. 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
|
14. 难度:中等 | |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 A. 洋务资本 B. 民族资本 C. 外国资本 D. 官僚资本的形成
|
15. 难度:困难 | |
光绪五年(1879年),旅日华侨卫省轩在广东佛山开办了第一家火柴厂。19世纪80年代后期,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福州、太原等地相继建立火柴厂。”……天津自来火公司成立于十二年,由官绅杨宗濂、买办吴懋鼎、淮军将领周盛波等合资设立。19世纪90年代初又集股扩大投资,资本达4.5万两。以下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打破了洋火垄断中国市场局面 B. 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民族资本近代企业 C. 成本高质量低,难同洋货竞争 D. 列强的资本输出客观上推动了其发展
|
16. 难度:中等 | |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侵略 ①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②对中国的小农经济起了瓦解作用 ③使中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7. 难度:简单 | |
中共夺取政权的基础是在农村,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奋斗并取得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特征则是在中心城市发动游行、罢工和起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时间比中国革命短得多。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 A. 革命斗争策略不同 B. 经济结构及水平不同 C. 城乡人口数量不同 D. 敌对势力的强弱不同
|
18. 难度:简单 | |
1870年,茶叶的对外贸易条件在出口量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日益恶化……由于印度与日本对该市场的争夺,使得中国茶叶出口英、美的数量和价格急剧下降。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据皖南茶厘总局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上述材料说明 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B. 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 C. 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界市场 D. 西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
19. 难度:困难 | |
(题文)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律》和《公司律》,此后,清政府还陆续颁布了《商船公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改订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 A. 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B. 顺应时代潮流奖励实业 C. 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 D. 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
20. 难度:中等 | |
1929年夏天,纺织大王刘国钧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他的广益布厂的色织布畅销沪上,故要去上海收回5万元布款。下列关于他的经历,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他收购了一家因经济危机而破产的民营企业 B. 色织布因“一·二八”事变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跻身上海 C. 下火车之后他上了朋友开的一辆福特牌轿车 D. 沿途看到有声电影《渔光曲》的大幅宣传画
|
21. 难度:简单 | |
卢作孚于1926年创办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章程曰: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材料体现的卢作孚的经营理念主要是( ) A. 培养员工的爱国主义精神 B. 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 C.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D. 关注员工的价值,以人为本
|
22. 难度:中等 | |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是“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 A. 主张有限的保护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 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作用 C. 主张团结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 D. 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
23. 难度:中等 | |
1904年清廷颁布了《奏定商会简明章程》,向全国商人发出建立商会的号召。在随后的几年里,全国商会和分会发展到800个,全国商会联合会也随之成立。近代商会的发展 A. 促成与外国商战思想的出现 B.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C. 标志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
24. 难度:中等 | |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下列行动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兴办汉阳铁厂 C. 筹建北洋水师 D. 设立发昌机器厂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861——1919年),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重要经历如下: 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1872年,詹天估随清政府招收的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以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爱国热忱,昼夜奋战,顶着巨大压力和困难,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1909年,京张铁路终于提前全线通车。但是,粤汉、川汉等铁路命运多舛。1919年,詹天估作为中国代表,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但收效甚微。临终前,詹天佑念念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经历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随着飞梭的应用,棉纺织业纺与织两大部门间的平衡被打破。经过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纺纱部门机械化技术革新已基本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生产要素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蒸汽鼓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焦炭冶铁法,使英国的冶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到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规、枪地、弹药。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徕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 ——摘编自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