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D. 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
2. 难度:中等 | |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根源于 A.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C.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D.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
4. 难度:中等 | |
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
5. 难度:中等 | |
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A. 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 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 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 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
A.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 B. 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 C. 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7. 难度:中等 | |
东北抗日联军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领导人来自全国各地。如抗联创始人、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是广东人,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是河南人,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是云南人,第二路军政委赵尚志是热河人,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是江苏人,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是四川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 中共有组织地领导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B. 日本侵略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 C. 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促进了救亡运动高涨 D. 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由自发到自觉
|
8. 难度:中等 |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
9. 难度:困难 | |
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体。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A.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人人心 D.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
10. 难度:简单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从共和国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产生了50届政府,平均每年一届。一战之后,政府更迭速度加快,内阁平均寿命为6个月。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内阁不能有效制衡议会 B. 两党制度下竞争激烈 C. 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D. 总统拥有的权力过大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 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 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 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
12. 难度:中等 | |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辫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
14.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共产党宣言》进入各国出版发行的时间及译本语言
——-据《<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史及中译本的问题》 综合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它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3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有: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 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强调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提出改革统购统销制度,改革流通体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五个“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五个“一号文件”在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
16. 难度:中等 |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对外宣传是国家塑造海外形象,推进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式。太平洋战争期间,罗斯福总统专门成立了美国官方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美国对日宣战后,战争信息署在中国相继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办事处,通过报纸、图片展、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把美国描绘成“自由民主的典范”、“国际主义斗士”和“中国人的忠实盟友”。20世纪40年代,当大部分中国民众对美国和美国人尚无清晰概念时,战争信息署在形成中国人的“美国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一摘编自王容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决策者在华塑造正面光辉的“美国形象”的原因。 (2)抗日战争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了哪些不符合其塑造的“美国形象”之事?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阵营。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之而得罪郑成功,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施琅再次降清。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台湾郑克壤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壤投降归顺,从此台湾成为清的一部分。 统一台湾后,施琅认为,台湾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 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的田产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名为“施侯租田园”。后世对于施琅的评价,民间有较大争议,传统史学家也难以将他的形象正面化。 ——据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在国家统一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在后世评价不高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