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诸侯争权夺利 D. 井田制的破坏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 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 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B. 郡守有考察县令长工作之责 C. 县令长负责一县民众治理和财政、兵役管理、司法、狱讼 D.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也是秦朝的基层行政机构
|
4. 难度:简单 | |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
5. 难度:中等 | |
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周时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 中央集权制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C.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 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上义国家
|
6. 难度:简单 | |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朝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 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 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 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7. 难度:简单 | |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 B. 贵族制与分封制 C. 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 D. 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
|
8. 难度:简单 |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 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 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 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
9. 难度:简单 | |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知州负责管理地方行政 B. 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放又名“监州” C. 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 D. 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10. 难度:中等 | |
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1.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 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 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 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 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
12. 难度:简单 | |
雅虎知识堂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依据所学,可以得知战役名称是 A. 平型关战役 B. 淞沪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
13. 难度:简单 | |
中共在某次会议上制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次会议的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A. 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 B. 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C.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D. 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
14. 难度:中等 | |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A. 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 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15. 难度:简单 | |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 B. 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C. 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 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
16. 难度:中等 |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下列文献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邓小平在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 D.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
17. 难度:简单 | |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18. 难度:简单 |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这段话是在 A. 与尼克松会面时 B. 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 出席万隆会议时 D. 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19. 难度:中等 | |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 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 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 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
20. 难度:中等 | |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队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 A.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 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D. 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
21. 难度:中等 | |
1950年,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 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C.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 坚决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22. 难度:中等 | |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
23. 难度:简单 | |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 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24.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善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
25. 难度:中等 | |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
26. 难度:中等 | |
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
27. 难度:简单 | |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 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C. 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 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
28. 难度:简单 |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的《1787年宪法》 C. 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的《民法典》
|
29. 难度:中等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定下来。这种情况不能说明 A. 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B.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
30. 难度:中等 | |
“以追求强国为起点,以落得虚弱兼分裂的国家而终结”,再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大国如果任由民族主义情绪泛滥,一味地激发民族仇恨心理,却又缺乏民主和保护自由抗争的机制,这一定会导致本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浩劫。上述评论符合哪国的历史特点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
31. 难度:中等 |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一些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 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B.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保障作用 C. 通过对外扩张转嫁国内矛盾 D. 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
32. 难度:中等 | |
“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治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 郡国并行 B. 采用黄老之学 C. 设置刺史 D. 酎金夺爵
|
33. 难度:简单 | |
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刻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乱世”与“分土建邦”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B. 秦皇兼并天下,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 C. “家天下”结束了乱世,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 这块刻石最早出现在秦代
|
34. 难度:中等 | |
“陵”,其原意为大土山,并不专指古代帝王陵寝。中国古代帝王之墓开始称“陵”始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由此而成为帝王墓的专称。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反映了这种现象的本质 A.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 诸子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C. 各国变法图强 D. 封建王权的不断加强
|
35. 难度:简单 |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该规定( ) A.可能导致御史滥用职权 B.使御史具备了类似唐朝中书省的职能 C.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D.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
36.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说:“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这说明巴黎公社 A. 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B. 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 缺乏巩固的工农联盟 D. 缺乏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
|
37. 难度:中等 |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主张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下列关于两者言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对日中双方力量对比具有共识 B. 都认识到了中国抗战的长期性 C. 观点相似但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D. 主张进行持久战的政治目的相同
|
38. 难度:简单 | |
“执行力”一词首次出现在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而引起人们对于政府“执行力”问题的研究、探讨。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较以前的分封制度相比,使政府的“执行力”大大提高,这主要是因为( ) A.确立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原则 B.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C.中央和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D.“朝议”使政策失误有所减少
|
39. 难度:中等 | |
军机处是个很特殊的“一不四无”政权机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它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无定员、无长官、无属吏。军机处“一不四无”的特点( ) A.有利于加强皇权 B.不利于提高办公效率 C.有利于破格用人 D.不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
40. 难度:简单 | |
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民族出版业中,商务印书馆一家即独占半壁江山,其他众多出版社无法与其争锋,然而中华书局利用民国成立的政治机会,打出以“养成中华民国国民”为出版原则的旗号,快速崛起,并最终形成“商务”“中华”双雄对峙、共掀波澜的局面。中华书局的崛起说明( ) A.竞争策略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爱国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D.辛亥革命为民族出版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
41. 难度:中等 | |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封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封御诏写满了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等等这样的词儿。其实,洪秀全这封诏书,是在褒奖他的洋兄弟们。在这一年的春天,英法联军在海口、天津打击清军,洪秀全很高兴洋兄弟们终于出手帮自己灭清妖了。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太平天国与英国有共同的作战对象 B.太平天国与英国有共同的信仰 C.太平天国运动不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D.太平天国对英国本质认识不清
|
42. 难度:简单 | |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B.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
43. 难度:简单 | |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 《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44. 难度:简单 | |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A. 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B. 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C. 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D. 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
45. 难度:困难 | |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B. 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 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46. 难度:中等 |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道:“ 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文中划线部分应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47. 难度:简单 |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 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 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
48. 难度:中等 | |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 A.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成立人民委员会 D.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49. 难度:困难 | |
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反亵渎国旗法》,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布什政府对此表示支持。可仅仅隔了数小时,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数月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反亵渎国旗法》因违宪而作废,裁决书中竟然宣称:“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就是焚烧它的权利。这说明了 A. 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 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 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 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
50. 难度:中等 | ||||||||||||||||||
材料一: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三: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后期一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民主政治是怎样不断发展完善的?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古今政治文明发展的看法。
|
51. 难度:困难 | |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JamesMadison (1)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是如何体现“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以下图片是历史的见证。 (2)参照示例,在图2和图3中任选一幅,配写解说词。 注:图1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图2为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图3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3)在完成“独立”任务后,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政治制度来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材料四: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4)依据材料说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