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主要是因为 A. 他是热爱智慧的人 B. 他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 C. 他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 D. 他首次用观察的经验解释自然现象,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
2.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 A. 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B. 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 城邦的发展,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D.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
3. 难度:中等 | |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这个新方向是 A. 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 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4. 难度:简单 | |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 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D. 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
5. 难度:简单 | |
(题文)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 泰勒斯 B. 普罗塔哥拉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
6.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普罗塔哥拉
|
7. 难度:中等 | |
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②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③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④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由人制定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8. 难度:中等 | |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 敢于挑战权威 B. 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 忘恩负义 D. 求知欲强
|
9. 难度:简单 | |
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如下图,现代奥运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这种核心价值观源于: A.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B. 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C. 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D. 苏格拉底把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身上
|
10. 难度:中等 | |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A. 泰勒斯—一西方的“哲学之父” B. 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柏拉图——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 康德——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
11. 难度:中等 | |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A. 水是万物的本原 B. 感觉即知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知识即美德
|
12. 难度:中等 |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①重视道德的力量 ②肯定人的重要性 ③强调知识的作用 ④推崇君主权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关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被称为“普罗塔戈拉命题”。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这就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提出怀疑。因为人是具体的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其判断事物的标准,就等于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2)与普罗塔戈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