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海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某适宜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

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最可能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均增强    

B.乙强甲弱

C.甲强乙弱        

D.甲、乙均减弱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

(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

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被刀割伤时,由于疼痛而咬紧牙关。这个过程中,他的神经兴奋传递途径是: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手部感受器    

④脊髓                 ⑤牵动上下颌的肌肉   ⑥脑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⑥④②⑤      

C.③①⑥②④⑤      D.③⑥④①②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下图,为了验证浓度为10-4 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甲、乙两组应该选取的材料分别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完整幼苗     ②幼苗的b段  

③幼苗的a段  ④幼苗的c段  

⑤10 mL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  

⑥10 mL浓度为10-2 mol/L的生长素溶液  

⑦10 mL蒸馏水

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                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

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                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科学家发现,将狗的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残留部分不久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其原因发生的顺序是: 

①垂体  ②下丘脑  ③甲状腺肥大 ④甲状旁腺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甲状腺激素减少

A.②①⑤③       B. ⑥②①③        C. ⑥①⑤③       D.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其原因是:

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假设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一种植物,消费者只有一种动物。其中植物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将主要影响植物的存活能力和可食程度,植物存活能力与可食程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植物基因型

AA

Aa

aa

植物存活能力

极弱

植物可食程度

极低

据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A.在若干世代的生活过程中,流入动物的能量全部来自基因型是AA的植物

B.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制约植物种群密度的唯一因素

C.经过若干世代生活,可导致植物、动物的动态平衡

D.植物种群平衡密度不因种群内部遗传特性的改变而变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至6ppm之间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图中,A图是某同学研究碘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而得出身长变化的甲、乙两曲线,B图表示有关激素的调节机制。两图中表示蝌蚪正常发育的曲线和含碘的激素物质分别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S            B.乙、S            C.甲、T            D.乙、T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实例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A.动物饮水

B.水蛭用口器刺破河蚌体表吸食血液 

C.大猫熊主要以箭竹的嫩枝和嫩叶为食 

D.某些水体中的鲈鱼成体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态的生态系统所需的条件,则X最可能代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         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图中有5条食物链

B.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均

可被农作物利用

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故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模仿鲨鱼皮肤表面粗糙V形皱褶制作的泳衣,能减少水流的摩擦力,使身体周围的水流更高效地流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发明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说明: 6ec8aac122bd4f6eB.该事例充分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征服自然

C.长期海水摩擦导致鲨鱼皮肤出现V形皱褶

D. 鲨鱼的进化方向是由基因突变的方向决定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B.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小生态瓶设计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避免安放在阳光直射处             

B.生态瓶中只放入河水和小鱼、不放入沙子,也可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C.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最好不存在捕食关系,否则稳定性就差

D.生态瓶制作完成后,一般要避光存放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研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B.海拔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高而生产力低

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 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生产力假说”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C.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D.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直保持不变

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

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神经系统中,_____________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____________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

(2)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以下调节过程:

属于神经调节过程的是:内外刺激→______________             ____→效应器;

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是:内外刺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器。

(3)试举一例说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    ______。

(2)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代表的是_________,B代表的是_________,图中C代表的是_________,写出连线⑥上的联系词_________。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_________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联系是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某一研究小组欲验证赤霉素的某一生理功能,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消毒液等。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写简单实验程序:

        并编号→浸种、      →分装设置→恒温、催芽→观察记录

③下表是实验记录: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根据表中实验所得数据和已学习的知识分析说明A、B两组数据不同的各自原因:

A组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下图为蛙的某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B,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而E无反应。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图中A是          ,E是        

(2)写出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完整传导方向(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3)现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双向传递或单向传递),并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注:图中①②③均为可进行电刺激的部位。

a. 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                                                        

                                                          

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                                                 

②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