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A.SARS病毒和蘑菇 B.大肠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
|
4. 难度:中等 | |
某六十肽中有3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中产生的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肽键数目减少6个 B.氢原子数目增加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6个
|
5. 难度:中等 | |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④鉴定酵母菌是否产生酒精,可直接将重铬酸钾加入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7. 难度:中等 | |
在人体内,HIV病毒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产生沉淀,被吞噬细胞摄取后彻底水解可得到 ( ) A.核糖、多种氨基酸 B.磷脂、20种氨基酸 C.5种含氮碱基、20种氨基酸 D.4种核糖核苷酸、多种氨基酸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存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植株缺K,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B.Mg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四种化合物中“○”内A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 B.硝化细菌体内含有甲图中的四种化合物 C.若乙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温度a>b>c D.若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某种酶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酶浓度a>b>c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在一次测量种子呼吸强度的实验中,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然后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种子在消毒剂中清洗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B.此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速率 C.一定时间后右侧液面高度不再变化说明种子细胞呼吸完全停止 D.必须用少量的浸泡过的死种子代替装置中的活种子设置对照组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②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③记忆细胞经抗原刺激一定能分化为浆细胞 ④吞噬细胞一定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 ⑥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⑦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⑧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⑨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 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
1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 A.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 B.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
14. 难度:中等 | |
以下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酶一定不含核糖 C.叶绿体基质中C02合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酶并消耗ATP D.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
|
15. 难度:中等 |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则曲线的变化情况是 ( ) A.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右移,d点下移 B.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左移,d点上移 C.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D.a点下移,b点左移,c点右移,d点下移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②叶绿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产生 ③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④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细胞代谢耗能越多 ⑤夜间,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还原所需的ATP可以来自线粒体 ⑥白天,叶肉细胞基因表达所需ATP来自叶绿体和线粒体 A.①②④ 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
17. 难度:中等 | |
有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采用圆形滤纸片,将提取出的色素溶液画在距圆心1cm的圆圈上,将滤纸自圆心折叠后层析,经层析后,色素被分离为四个半径不同且颜色不同的同心圆(如下图所示),请推测最外圈色素的颜色是 ( ) A.橙黄色 B.黄绿色 C.蓝绿色 D.黄色
|
18. 难度:中等 | |
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涉及的细胞器只有①②⑤ B.①③⑤上进行的反应一般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D.①与③之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
19. 难度:中等 | |
用丙酮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运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2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线粒体 ③能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④能进行基因表达的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A. 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通过a过程进入靶细胞 B. 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流动 C. c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膜上的结构d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
24. 难度:中等 | |
A. 乙、丙细胞的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图中甲细胞细胞液浓度不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 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丙<乙<甲 D. 若将这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25. 难度:中等 | |
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 A. 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 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
2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DNA 含量变化的图解,其中正确的是 ( ) ①从ab段开始合成大量蛋白质 ②该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中心体膜等构成生物膜系统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在cd段,该细胞中将出现赤道板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ce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
2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