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
2. 难度:中等 | |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
3. 难度:中等 | |
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不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浆细胞 B.浆细胞与记忆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 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人因意外导致胸腺功能完全丧失,则此人丧失了一切免疫能力 B.细胞d可将靶细胞裂解后直接将抗原消灭,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a、d细胞能识别抗原,⑤免疫不能单独将结核杆菌完全消灭 D.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易患多种传染病或恶性肿瘤,是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或监控、清除功能低下 B.乙肝疫苗间隔接种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抗原 C.吞噬细胞能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浆细胞则特异性识别抗原 D.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鼻粘液中的溶菌酶抑制白喉杆菌繁殖,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
7. 难度:中等 | |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C.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
8. 难度:中等 | |
树突状细胞(DC细胞)是具有强大专职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能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下图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C细胞能利用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将摄入细胞内的抗原分解 B.图示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C.T细胞受到DC细胞呈递的抗原的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记忆细胞 D.将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
9. 难度:中等 | |
决定反射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 ) A.刺激强度的大小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
10. 难度:中等 | |
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
11. 难度:中等 | |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
12. 难度:中等 | |
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甲状腺的功能出现衰退,原因是( ) A.缺少促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饮食中缺碘 D.甲状腺神经受损
|
13. 难度:中等 | |
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B.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体现了体液调节的特点 C.出发后体温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D.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应及时补充水分
|
14. 难度:中等 | |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
|
15. 难度:中等 | |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这时 ( )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
16. 难度:中等 | |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
17. 难度:中等 | |
人在发高烧时食欲减弱,还会感觉食之无味,其病理原因是( )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
|
18. 难度:中等 | |
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是( ) 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 B.在下丘脑的支配下,通过分泌激素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 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减慢,产热减少 D.通过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提高皮肤温度
|
19. 难度:中等 | |||||||||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
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B.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C.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均不能影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 D.酶、激素和维生素都可以直接从食物中获得
|
21. 难度:中等 | |
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处理 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
22. 难度:中等 | |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 )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度降低,造成组织液积累 C.淋巴液的生成率降低 D.淋巴循环受阻
|
23. 难度:中等 | |
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 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 C.内环境的稳态 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 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B.使体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2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
26.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理过程能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A.肽链的生物合成 B.抗原—抗体的结合 C.遗传信息的转录 D.细胞中生成还原氢
|
27.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将人工合成的部分基因导入酵母菌细胞内并整合到酵母菌的染色体上,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且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变了酵母菌种群的基因库 B.表现型主要受植入基因的控制 C.增加了酵母菌的物种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
28. 难度:中等 |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C.若个体间能进行杂交并产生子代就可以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物种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
29. 难度:中等 | |
某昆虫种群产生了一次基因突变,使原浅体色群体中出现了少数深体色的个体,其基因频率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约在第10代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A基因,随后A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C.若第24代时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Aa20%,aa70%,则下一代种群中a基因频率小于80% D.环境变黑有利于深色个体生存,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该种群基因库中A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新物种即将产生
|
30. 难度:中等 | |
人类有一种性别畸形,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外貌像男性,有的智力差,有的智力高于一般人,有生育能力。若某XYY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男性产生的精子有X、Y和XY三种类型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性别畸形的几率为1/2 C.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几率为1/2 D.所生育的后代智力都低于一般人
|
31. 难度:中等 | |
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患者体内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 B.多基因遗传病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C.原发性高血压、软骨发育不全、猫叫综合征都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D.既患血友病又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孩子的父母可能均表现正常
|
32. 难度:中等 | |
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被提名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关于杂交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水稻利用了不同亲本染色体重组的原理 B.杂交能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 C.杂交后代表现出优良性状就成为优良品种 D.该育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
|
3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C.番茄的一个体细胞和马铃薯的一个体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峰是可育的单倍体
|
3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直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C.每个DNA 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D.每个DNA分子中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
3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标记 B.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C.用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D.艾弗里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
|
36. 难度:中等 | |
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和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含有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C.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37. 难度:中等 | |
下图甲表示某原核细胞中一个基因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图乙是图甲中C部分的放大。若该基因中碱基T为m个,占全部碱基的比值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显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正在表达,最终可得到3条相同的多肽链 B.图乙所示核苷酸共有5种,②与③的区别是所含的五碳糖不同 C.图乙所产生的①上有密码子,其中胞嘧啶至少含有1/(n-2m) D.图甲未体现生物界中心法则的所有过程,可看出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
|
38. 难度:中等 | |
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
39. 难度:中等 | |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C.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4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分离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据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设想 B.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所选实验材料不一定为纯合子
|
4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 B.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D.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
|
4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B.伴性遗传的性状分离比例不固定,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生物体内每种氨基酸均对应多种密码子 D.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
43. 难度:中等 | |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
44. 难度:中等 | |
艾滋病毒属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形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 ) A.19% B.42% C.23% D.21%
|
45. 难度:中等 |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男孩和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孩,预测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 A.3/4 B.2/3 C.1/2 D.1/3
|
46. 难度:中等 | |
基因型为AaXb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47. 难度:简单 |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
48. 难度:简单 | |
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B.图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
|
49.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的同种生物体细胞中的三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三对基因分别控制三对相对性状。理论上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2所示的生物体a与a的分离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图1和图3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其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1∶1∶1 C.图2和图3所示的生物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1∶1 D.图4所示的生物个体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
50.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对图甲、乙、丙进行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的原因均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 B.处于bc段的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C.cd段下降原因不一定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处于de段的细胞中可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51. 难度:困难 | |||||||||||||
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 (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 (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___________所致。 (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均为野生型,F1自交,测定F2水稻的____________,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_________控制。 (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推测,基因Ⅰ的突变没有发生在___________序列,该基因突变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Ⅲ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Ⅲ的突变导致____________。 (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Ⅱ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Ⅲ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
52. 难度:困难 | |
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血管 ,减少散热。在完成该反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 。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 15 mmol/L、145 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 。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 (分级或反馈)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 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 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 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__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
5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肾上腺素作用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激素作为信息分子,首先要与 结合,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 。 (2)当人体处于十分危险的环境时,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增多。据图可知,肾上腺素可改变不同器官的血流量,使血液更多地流向 (填“骨骼肌”或“消化系统”),使骨骼肌运动能力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同时,肾上腺素会引起血糖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使机体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以应对危机环境。 (3)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图b和图c结果不同是由于 不同。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图a和图b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