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下列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

D.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到了真空中点电荷相互作用规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B的受力个数为(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mg/k

B. 2mg/k

C. 3mg/k

D. 4mg/k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图甲为一消防队员从一根固定的竖直金属杆上由静止滑下,消防队员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经2.5 s落地.已知消防队员质量为60 kg,g=10 m/s2.在消防队员下滑的过程中,其运动图象应为(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依-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中产生大量碎片.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汽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 ,运行时的摩擦阻力恒定为f ,当这辆汽车在倾斜角为θ的斜面上向上运行时,最大速度为(       )

A. P/(mgsinθ+f)       B. P/(mgsinθ-f)      C.  P/mg sinθ       D. P/f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是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以两电荷连线的中点O为圆心画出半圆,在半圆上有a、b、c三点,a、c分别为半圆与两电荷连线的交点,b点在两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c两点的电势相同

C.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D.将正电荷由O移到b电场力做正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可视为理想电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L变亮

D.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于1932年发明的回旋加速器,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特点,能使粒子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经过电场的多次加速获得较大的能量,使人类在获得较高能量带电粒子方面前进了一步。如图所示为一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示意图,其中盒缝间的加速电场场强大小恒定,且被限制在A、C板间。带电粒子从P0处静止释放,并沿电场线方向射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D形盒中的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对于这种改进后的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带电粒子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B.PlP2=P2P3

C.加速粒子的最大速度与D形盒的尺寸无关

D.加速电场方向不需要做周期性的变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正方形线框abcd边长为L,条形磁场的宽度也为L,现使线框匀速向右通过条形磁场,关于线框ab与b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与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边受安培力取向上为正,bc边受安培力取向右为正)(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分别竖直放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两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同时分别从轨道的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M、N分别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则(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vN

B.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vM<vN

C.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M>NN

D.两小球到达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M<NN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虚线两侧有垂直线框平面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扇形导线框半径为L、总电阻为R,绕垂直于线框平面轴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框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有效值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说明: 6ec8aac122bd4f6e   B.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说明: 6ec8aac122bd4f6e  D.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L=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物体的直径D=__________mm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某同学先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的×1k ,×100两挡位测电阻值时,表盘上指针分别如图所示,则所测电阻为_______________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其量程为2 V,内阻约2 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0.1 Ω;

  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R1=5 k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R2=3 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 Ω

  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约0.5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1和电流表A串联接入电压合适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1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v.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选择电压表V2后,自己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则被测电压表V1应接在电路中的_________(填“A”或“B”)处.

3.实验的实物连线如图2所示,还有两根导线没有接好,请在实物图上画出应接的导线.

4.实验中电压表V1读数U1,电压表V2的读数U2,试写出计算电压表V1内阻Rv的表达式Rv=_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三、计算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质量M=1 kg,长L=l 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若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 N,则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离子从P(0,h)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第一象限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并沿着y轴负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沿x轴负方向),然后离子经过y轴上的M(0,-2h)点,进入宽度为h的无场区域,如图所示,再进入另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最后回到P点。不计重力,试求:

1.初速度v0

2.电场强度E

3.从P点出发到再次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两根相距为L=1m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如图所示放置,一组导轨水平,另一组平行导轨与水平面成37°角,拐角处连接一阻值为R=1Ω的电阻。质量均为m=1kg的金属细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导轨电阻不计,两杆的电阻均为R=1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作用下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静止的cd杆所受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求此拉力的功率。(重力加速度g=10m/s2. 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