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运动员 D.步行的人
|
3. 难度:简单 | |
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速度的变化率增大,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D.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在赤道上和南北两极是不一样的,所以重力的方向不一定就是竖直向下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木块放在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受到木块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的缘故 D.接触面间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
5. 难度:中等 | |
在刚刚结束的河北冀州市中学第四十三届秋季田径趣味运动会上,我班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理解正确的是( ) A.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率大 B.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 C.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 D.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
|
6. 难度:中等 | |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以求得(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
7. 难度:中等 | |
如下图甲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此时木箱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下图乙所示,小孩用100N的水平推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下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 ,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 A.80N、80N、90N B.80N、80N、45N C.80N、100N、90N D.80N、100N、45N
|
8. 难度:中等 | |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力的大小跟支持力的大小成正比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静摩擦力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
|
9. 难度:中等 | |
某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第1 s内加速运动,第2、3 s内减速运动,第3 s末回到出发点 B.第1 s末和第4 s末速度都是8 m/s C.第3 s末速度是﹣8 m/s D.第3 s末速度为零,且此时开始改变运动方向
|
10. 难度:中等 | ||||||||||||||||
从驾驶员看见某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做匀速运动而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动作到汽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做匀减运动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分析下表给出的数据,计算出表中的数据X、Y,正确的是( )
A、X = 45 B、X = 40 C、Y = 22 D、Y = 24
|
11. 难度:中等 | |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为6m/s,第2s 末的速度为8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C.第1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D.第2s的位移为7m
|
12. 难度:中等 | |
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2s内和2s~3s内相比( ) A.位移大小相等 B.平均速度相等 C.速度变化相同 D.加速度相同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 B.在18s末,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C.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位移是34m
|
14.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
15. 难度:中等 | |
A、B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A行驶的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而B则是前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度运动,后一半时间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1>a2,设A的行驶时间为tA、未速度为vA,B的行驶时间为tB,未速度为vB,则 ( ) A.tA<tB,vA<vB B.tA<tB,vA=vB C.tA>tB,vA=vB D.tA>tB,vA>vB
|
16. 难度:中等 | |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
|
17.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m/s2,AB的距离应为 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8. 难度:中等 | |
某校足球运动员李义在做发球训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 。 求:(1)若踢球的时间为0.2s,则李义发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 (2)足球被踢出后沿草地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以足球被踢出时为计时起点,20s末足球距离发球点多远?20s内足球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
19. 难度:中等 | |
2011年7月23日晚,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 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动车组运行以来的特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前D3115次动车组正以21.6km/h的目视行车速度在发生事故的铁路上匀速行驶,而D301次动车组驶离永嘉站后,2分钟车速达到216km/h,便开始匀速行驶。不幸的是几分钟后就发生了追尾事故。 (1)如果认为D301次动车组以恒定加速度从静止驶离永嘉车站,求D301的启动加速度和加速距离分别是多少? (2)已知动车组紧急制动的加速度为3m/s2,D301正常行驶后,为了避免事故发生,应至少距离D3115多远开始刹车才有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
20. 难度:中等 | |
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向北走)经0.7s作出反应,从A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 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A,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14.0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急刹车,恰好也在C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m、BC=14.0m、BD=2.6m,问: (1) 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 (2) 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